272、蜀漢篇(1 / 2)

三國有個謝夫人 孰若孤 5529 字 10個月前

謝舒隨關羽軍一路北行,自華容道直趨劉備屯駐的油江口。她如今的處境,雖有離了虎穴又入狼窩之嫌,但畢竟有關羽在側,又有精兵隨行,因此一路上都很平安,隻臨到駐地的前一日虛驚了一場。

當時天色已晚,謝舒已隨軍歇下了,附近的崗哨卻忽然騷動起來,原來是抓獲了幾名流寇。赤壁大戰後,荊州動亂,流兵敗寇隨處可見,關羽命人將人帶來一看,竟是吾遺和朝歌。

朝歌見了謝舒,喚了聲“夫人”,便抱著她哭了。謝舒摟著她,亦是感慨萬分,問吾遺:“你怎麼回來了?”

吾遺道:“我護送曹丕出了關,趕上了曹操的大軍,便辭行回來了,也算是沒有辜負這些年來他對我的提攜之恩。路上經過赤壁,順便救了朝歌姑娘。”

他一向是冷冷的,一番話說得輕描淡寫,但謝舒知道,華容與赤壁並不順路,他定是特意折回去救的朝歌,這中間不知曆經了多少場生死血戰。

朝歌衝他投去了感激的一瞥,謝舒道:“多謝你了,我本以為我們主仆此生再難相見了。隻可惜了你的大好仕途,你若跟著曹丕,定然前程無量。”

吾遺搖搖頭,淡然道:“不可惜,功名利祿非我所求,我也是江東人,離鄉久了,總想回家看看。”

謝舒正色道:“若有來日,我與朝歌定不負你。”

翌日,大軍抵達油江口,劉備提前得了消息,親自率兵在江邊迎候。

回營後,夜已深了,劉備將謝舒一行人安頓在了中軍帳後的一處偏帳裡,道:“軍中行轅簡陋,還請吳侯夫人多擔待。吾與吳侯有同盟之誼,定會儘快知會吳侯,早日送夫人歸吳。”

謝舒道:“既是如此,一切就仰賴州牧了。”當晚便與兒子和朝歌在帳中安下了。

這一夜謝舒睡得並不安穩,次日很早就醒了。軍營地近油江,滾滾的江水湍流不息,流水聲響徹營帳。孫慮也睡得很輕,謝舒一動,他便醒了過來,揉著眼睛不安地問她:“娘,咱們是不是又要動身了?”

連日來顛沛動蕩的軍旅生活,使得他每日晨起時都習慣有此一問。謝舒心疼地替他掖緊了被角,柔聲道:“今天咱們不走了,大聖可以多睡一會兒。”

孫慮還不太清醒,眯著眼打量了一下陌生的營帳,困惑地問:“娘,咱們這是在哪裡?”

謝舒道:“這是油江口——劉備的營地。”頓了頓,又道:“就是阿鬥哥哥的阿父的營地。”

孫慮點點頭,又問:“以後咱們就住這兒麼?”

謝舒耐心地道:“暫時是這樣的。”

孫慮這才稍稍安下心來,閉上了眼。謝舒輕輕地拍著他,哄他入睡。

誰知過了一會兒,孫慮卻又睜開了眼,問道:“娘,父親呢?我以後是不是再也見不到他了?”他所說的父親,指的是曹丕,在他看來,父親和阿父是不同的人,他向來隻喚曹丕“父親”,從不叫他“阿父”。

謝舒道:“隻怕是的,怎麼,你想他了麼?”

孫慮搖搖頭,在被窩裡偎緊了謝舒,重新閉上了眼。

謝舒卻被他的話勾起了回憶,訣彆那日曹丕佇立在烽火中的身影,她每每憶及便揪心不已——也不知他如今是否安好?

她沉浸在感傷裡不能自拔,直到朝歌也起身了,在帳中輕手輕腳地收拾著昨夜匆忙擱置的行裝,才漸漸地緩過神來。

天大亮時,孫慮睡醒了,謝舒幫他穿好衣裳,坐在榻邊給他梳總角。這時門簾一掀,從帳外走進來一位眼生的女子。

她約莫十七八歲的年紀,穿了身未染色的粗布裙,及地的長發間束著兩道銅環——雖衣妝樸素,但長相清麗,風姿出眾,看得謝舒眼前一亮。她一進門便笑著道:“原來吳侯夫人已起身了,昨夜睡得好麼?”

謝舒見她氣度和婉,對著自己就像對著相識多年的熟人一樣,毫不生疏,便也覺得親切可愛,衝她笑了笑,道:“還好。請問姑娘是?”

那少女施了一禮,身姿纖楚,盈盈動人:“妾身姓趙,小字蠶姬,平時在軍中隨行,為將士們補補衣裳,帶帶孩子。劉州牧自忖為男子,與夫人內外有彆,平時又忙於軍務,難免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便吩咐妾身來陪伴夫人,隨時聽候夫人的差遣。”

謝舒道:“劉州牧想得如此周到,實在令人感激。趙姑娘想必是軍中貴眷?”

趙蠶道:“哪裡是什麼貴眷,不過是父母都不在了,隨族兄在軍中混口飯吃罷了。夫人不必客氣,喚妾身蠶姬便是。”

說著話,卻從帳外探進幾個小腦袋來,都是小孩。其中一個最大的女孩不過十來歲,插嘴道:“蠶姬,我們能進來麼?”

趙蠶嗔怪道:“進來吧,瞧把你們急的。”又衝謝舒歉然地一笑:“孩子們聽說軍中來了位小公子,非要跟來一看究竟,還望夫人不要見怪才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