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眾人都朝著一個地方使勁,並且使之成為畢生的追求。
當人們都有事乾了之後,心裡也就有了追求與寄托,自然也就安定了下來。
雖然最終能夠被選中的肯定隻是一小部分,但就是那一點微弱的希望,卻會吸引無數人不要命的往上撲,這就是人心。
天下人為什麼會造反?
究其本質,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受到了傷害。
而科舉製度卻是給予了百姓們機會,讓他麼獲得了一飛衝天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凡是想要通過科舉成為人上人的就一定會維護這種製度,而在維護這種製度的同時,其實也就實在保護實行這種製度的上層領導者。
如此一來,大秦帝國自然也就更加穩固了。
北辰看著前者的反應,就知道其定然會同意這個提議。
科舉製度其實遠遠談不上完美,就像他之前所說的,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較為良性的束縛。
作為一名穿越者,他知道一旦實行的這個製度,會有多少人如飛蛾撲火般投身其上。
而最終真的能夠靠著這條路獲得成功的人,恐怕是萬裡挑一。
大部分人都是坐著當官老爺的美夢,然後一生都蹉跎在這上麵。
但沒辦法,如今的社會性質就是這個樣子。剛剛跨入封建主義的國家,還無法承受更加先進的製度。
從某方麵來說,科舉製度其實都已經是超前了。
無論其有多少缺點,但它確實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讓布衣百姓也有了成為王侯將相的可能,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而且,科舉的出現對於目前秦國所麵臨的問題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若是嬴政想要將文字以及律法推行下去,那麼就可以在科舉的內容上做文章。
比如,可以宣布下去,凡是想要參加科舉的,首先就要能夠寫一手優美的秦篆,並且熟讀秦國律法,不然就讓你連鄉試都過不去。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想要功名富貴的人,一定都會立馬去埋頭鑽研秦篆與律法。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隻要有了足夠的利益,啥都好說。
正所謂,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翻過來也是如此,當那些遊手好閒的俠客與讀書人安定下來之後,國家就會安穩許多。
秦國有著強大的武力,遊俠們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現在有了科舉製度,便能夠讓讀書人收了作亂的心思。
如此一剛一柔,才能讓國家更好的發展。
在了解了北辰的這樣一番想法之後,嬴政也真正的了解了科舉製度的重要性。
不過他的心中還是有一個疑問。
轉眼看向北辰,問道:“科舉對於秦國確實大有裨益,但你就不怕當這個製度出現之後,你的天道學宮就沒落了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