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出身不凡 名聲大噪(2 / 2)

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儘躲過一劫。

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麵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

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五年初,王守仁謫戍期滿,複官廬陵縣知縣。八月,劉瑾被楊一清聯合宦官張永設計除去。王守仁隨即被召入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

後來,王守仁被兵部尚書看重,平定山賊叛亂。

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而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王守仁也因此名聲大噪。

後來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朝中大臣震驚不已。

寧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唐伯虎點秋香》裡麵的那個“寧王”,就是說的朱宸濠。

後來王守仁集合兵力,雙方最終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曆時三十五天後宣告結束。

後來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去世,王守仁回鄉守製,王守仁於五十四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