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赤壁賦(2 / 2)

天幕把剛才引用的詩句和文章都標注了寫作時間。

“…您曲解的還少嗎。”

聽著天幕略帶些沾沾自喜的發言,蘇軾蚌埠住了,他實在忍不住吐槽了句。

就這上麵她說的,他怎麼不知道自己是個這麼複雜的人呢!

【但人總是要活下去的,雖是貶謫,雖說蘇軾也和常人一樣會感到無奈和悲哀,但是他卻不會被這種陰鬱的情緒長期主宰,他永遠有足夠的勇氣麵對現實,然後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尋求自我解脫之道蘇軾是認真的。在黃州,他尋到了久違的內心寧靜。於是蘇軾自“烏台詩案"後,思考的重心逐漸從社會政治、民生轉移到了自我探索上。】

這題我會。

蘇軾在心裡默默舉手。

笑死,剛撿了一條命回去,我哪敢說彆的啊。

再來一場“烏台詩案”,我自己無所謂,但是……

蘇軾想到那些為自己說話反而把他們也搭進去的親友,沒彆的,唯有一聲沉重的歎息。

【依托於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社會潮流,蘇軾在大量的中,對佛和道的看法逐漸轉變,最終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四個字————曠達樂觀。】

【這四個字屬於在考試上,你遇到蘇軾作品無腦安就行了,和杜甫的沉鬱頓挫一個性質。寫了不一定對,但好歹能蒙一蒙。】

“這不就刻板印象麼。”

劉徹莞爾,表示自己可太懂了。

【好了,鋪墊了這麼多,接下來————】

“赤壁賦……”有人喃喃出聲。為了這篇,確實鋪墊了好多啊。從《念奴嬌》開始就有在為它做鋪墊。

【《赤壁賦》show time~】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蘇軾立於舟

前,清風輕柔地拂過他的臉頰,隻留下幾縷紛飛的淩亂胡須,江河中的水波瀾不驚,月光皎潔,照耀在微微蕩漾的水波之上。

開篇清風明月,景象一新,令人頓感神清氣爽。

大唐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明月,美人……

“哎。”李白這酒杯算是端不下去了。

明月和美人,指的又豈止是明月和美人呢。

比如眾女嫉餘之蛾眉兮,那裡的美人明明是屈子自己……屈原就常常借助美人來表達和傳遞個人的忠君思想和報國誌氣。

“潔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在如此靜謐而祥和的夜色中,泛舟赤壁,蘇軾與好友把酒臨風,快哉,真是快哉。

大漢

“一葉扁舟,去行遠方,這滋味也太瀟灑了。”

劉徹還沒體味到李白那一層,看著天幕,他也不禁跟著飄飄欲仙起來。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跟隨《赤壁賦》的脈絡,忽聞隱隱約約的歌聲,哀怨淒然。

李白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無他,這引用的大段歌詞,無一例外,均是《楚辭》的化用。

“借屈子之筆法,他這是在傳自己之情感。而且……”

與屈原一致,屈原也曾遭遇貶謫,流放他鄉,但屈原始終不忘的是對國家的熱愛。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一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音,瞬間讓大家都清醒了。曹孟德,周公瑾主客之間一問一答,將人們帶到了赤壁之戰上。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好家夥,更難過了。一股悲涼之感頓時湧上眾人心頭。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秦始皇一字一句地念道,這一句,真的是秦始皇的定向狙擊,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最短暫的奠過於蜉蝣,最煌赫的莫過於曹操,那又怎麼樣?跟潔潔明月相比,跟生生不息的江水相比,都不過是一朵浪花而已,太渺小,太

短暫。

女聲那也更悲憤了,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這還奮鬥個什麼勁兒啊。即使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周瑜曹操,到最終也都淹沒在潔瀚的曆史煙波中。換句人話,都得死,誰都難逃一死。但是蘇軾,他開始悟了。】

天幕接下來是蘇軾的回答。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儘也。”

一語驚醒夢中人。

【是啊,生命雖無常,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自然,河海山川,曆經時間的衝刷,都永恒地存在著。】

"而隻有眼前的美景,才是最值得珍惜。"蘇軾欣慰,他進行了補充。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一刻,蘇軾的聲音與天幕出奇的一致,幾乎是同步說出了這句話。

【“烏台詩案”是蘇軾人生中的一次低潮,但也是其文學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苦難使人成長,對於蘇軾來說,"烏台詩案"不是毀滅而是重生。】

【我真的很喜歡蘇軾這個人,外麵紛紛擾擾,我隻想來蘇軾這裡躲一躲。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現實的泥潭裡,蘇軾也是如此。但他說,試著開心起來吧!他總是會以一個樂觀的心態去麵對這世界。】

“烏台詩案這種事情放在一般人身上可不就一蹶不振了。”

劉徹頗為讚同天幕的觀點。

【這一次,任小船飄蕩,任東方之既白,這一刻,忘掉一切,無論是時間,自我,還是其他所有的一切。儘情享受清風明月,這樣就足夠了。】

【《赤壁賦》之於蘇軾,是他人生涅槃的重新出發,也是他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從此,蘇軾站起來了,站起來的蘇軾是一個大寫的蘇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