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 / 2)

大秦

“霍去病本該是迂回奇襲,結果變成了孤軍深入。”

秦始皇感慨。

儘管如此,霍去病依然打的是勝仗。

蒙毅在心裡默默回複。

叢天幕的箭頭上不難看出,這次戰役策略是是三路出擊,公孫敖從東麵進攻,霍去病閃擊敵後,張騫,李廣切斷匈奴援軍,順利的話就是三路勝利會師,徹底聚殲休屠王和渾邪王部落,然而,結果卻是霍去病的一隊獨秀,大殺四方。

因為另外兩隊都迷路了……

不過在大漠中迷路不奇怪,隻是和霍去病一比就顯得很相形見絀。因為孤軍深入的霍去病沒有因此罷兵而歸,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河西殲敵的重任。

“所以,他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如果能把霍去病不迷路的經驗應用到他們和匈奴的作戰中……那畫麵太美,秦始皇想了又想。

大唐

俘獲五個匈奴王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等高官六十三人,收降兩千五百人,斬首三萬二百級!

李世民意味深長。(蒙毅:?)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李世民眼睛發亮,念念有詞。他知道天幕為什麼要將兵法和霍去病的史實結合在一起了,尋常將領肯定是不能和霍去病相比,但是霍去病的方法,他們可以學啊!

“這不是天幕在教兵法,這是霍去病在教兵法!”

如果說孫子兵法給出了理論,那麼無疑,霍去病就是配套練習。

單單就上麵給出的資料,霍去病已經就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這一條給出了諸多經典案例。

以為身在大漠深處就可以得到庇護?不!

軍隊長途奔襲就會人困馬乏不堪一擊?不!

如何將敵人的不備不意,化為自己軍隊的完備有意,這才是李世民從中汲取出的最重要的知識。

【經此一役,河西大局已定,渾邪王降漢,霍去病讓華夏政權第一次占領了河西走廊,中原地區通向西域的通道自此被打通。而這條由霍去病親自打通的河西走廊,則被後世賦予了另一個偉大的名字——】

天幕的聲音格外莊重,不再像此前的插科混打: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這個名字真美。”

劉徹由衷讚歎道。

天幕泛起波瀾,很快,呈現在眾人麵前,是一副嶄新的景色。

“原來沙漠,是這個樣子。”

漫漫黃沙,砂土,礫石與稀疏的矮樹。

一望無際,浩瀚,沉鬱和壯闊的蒼涼。

殘陽如血,砂石湧成的褶皺猶如凝固的浪濤向劉徹湧來,渾圓的,靜止的,延伸到天邊也無休無止的無邊無際。

看久了容易讓人想到一種名叫做永恒的幻覺。

劉徹眼睛根本移不開天幕,他真的很喜歡不同的風景,然而千金之子坐

不垂堂,像大漠這種遙遠的地方,他隻能靠旁人的口述來想象。

如若真正到那裡走一趟,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禦駕親征。

可惜,朕的大將軍怕是不會讓自己有這個機會的。

劉徹心下很是遺憾。

忽而狂風襲來,沙粒飛揚,漫天黃沙中眾人聽見了一陣清脆的鈴聲,天幕上,隻見遠處走來一隻商隊。

他們容貌各異,牽著駱駝,隊伍緩緩前行,就這樣由他們組成的長蛇逶迤在沙漠之中。

駝鈴聲聲,傳來若有似無的歌聲。那歌聲渾厚又低沉,仿佛是自大地胸腔裡吐出的一聲歎息。

清脆的駝鈴聲和歎息交織在一起,大家靜靜地聽著,即使根本不明白這歌聲是什麼意思,但這不妨礙欣賞不同於中原的異域音樂。

天幕:

【昔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後霍去病兩征河西,河西走廊儘歸大漢版圖。】

為此,匈奴哀歌道——】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那歌聲是這個意思啊。”

劉徹一拍腦門,懂了!

不隻是劉徹如此,聯想起前麵低沉哀婉的音樂,眾人紛紛恍然大悟。

怨不得聽起來這麼悲傷,原來那聲音竟是匈奴人唱的哀歌。怪可憐的,但怎麼不見這幫外族人殺人的時候心慈手軟了呢。

那些個北方的遊牧民族,沒一個好東西。

朱元璋在心裡嘀嘀咕咕,但他隻有一個字想說:該!

大唐

“祁連山,焉支山……這兩座山都很漂亮。”

這樣兩座名山,李白肯定是不能錯過的,實際上他不僅沒有錯過,還都留下了詩句來。

於是對於祁連山,他的評價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而對於焉支山,他的評價是: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赬玉盤。

祁連,匈奴語,是“天”的意思,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焉支山也叫胭脂山,因山中盛產紅藍花,這種花呈紫紅色,汁液可用來做妝品。匈奴單於的妻子被稱之為閼氏(yanzhi)的原因正在於此,至於焉支或許在中原有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胭脂。

所以焉支,閼氏,胭脂在某種意義上這三種東西其實是一致的,都代表了美麗。

這些山真的很美,但比它們更美的是月亮。

李白到現在還記得在那期間有一次他遊玩歸來已是夜半,正值月圓之夜,他向窗外望去,隻見,連綿群山都籠罩在一層銀色的徽光中,在往上看一點點,就見到了一輪超脫於群山之上的——

月亮。

而明月啊,總是會讓人想起思念來,隻不過他思的不是美人。

思及如此李白心有所動,忍不住歎惋道。“對了,子美。”

杜甫對李白的話題轉折猝不及

防,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是在說這兩座山漂亮嗎,他都做好聽李白跟他講那段遊曆的準備了。

“怎麼?”

杜甫略顯得有些謹慎。

“或許我們可以再去一趟,正好達夫就在那裡,我們很久沒見了。”

對啊,達夫在那裡。

杜甫有些失神,他竟忘了,高適還在陽關那裡清繳流離的安史殘部,而陽關,正是在河西走廊這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同樣的,李世民對這兩座山的曆史出處一清二楚,然而——

“焉支固然美麗。但這隻是表象,六畜不蕃息,這才是原因。”

兩地皆水草豐美,自古為天然優良牧場。焉支山地勢險要,素有“甘涼咽喉”之稱。從地圖上令,它剛剛好在河西走廊的中間,跟攔路虎一樣,如果有誰想繞過焉支山,去走河西走廊的話……

李世民隻想問一句,一句就夠了。

你是霍去病嗎?

霍去病都沒有繞,直接死戰到底,為什麼?

因為難以繞過,而同時匈奴主力也截擊於此。也正因為此,焉支山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拿下了焉支山,就相當於拿下了河西走廊。

大漢

好眼熟啊,這張地圖朕似乎不是第一次見了。

看著天幕上徐徐展開的地圖,劉徹感慨萬千。

天幕變了,一張地圖居然多次循環利用。

是的,依然是那張河西地圖,隻見天幕裡一條蜿蜒的紅線從長安出發一路西行,行至河西走廊,點亮了一個點。

一匹匹戰馬奔馳在大漠上,四蹄翻騰,長鬃飛揚,為首的將軍神氣俊朗,反手抽出一隻長箭,手挽長弓,將箭頭對準了眾人。

鏡頭在此時不斷地拉近,最終定格在霍去病彎弓欲射的那一幕。

“這種下次可以再多來點。”

賞心悅目,對我眼睛很好。

劉徹嘴角不由自主地開始上揚。

用現代通俗語言來說,劉徹的意思belike:

帥哥就該懟臉!大特寫!

畫麵極其高清,霍去病高挺的鼻,飛揚的眉,璀璨如星的目,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甚至能看見他臉上細微的絨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