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開國已經差不多百年了,到了承慶帝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但是,幾代下來,圍繞著皇位,折騰出來的事情已經不知道禍害了多少人家。承慶帝出身不高,其生母過世得也比較早,承慶帝運氣比較好的是,先帝兒子不多,加起來也就是四個,除了貴妃所出的二皇子之外,大家出身相差也不是很大,尤其後來承慶帝被淑妃養在了身邊,在出身上算是差不多扯平了。兄弟四個裡麵,大皇子占了長子的名頭,但是外家因為扯上了科舉舞弊案,能乾的差不多被殺光了,剩下的也被流放,在朝中沒什麼勢力,後來還在一次打獵的時候,被人搗鬼,遇上了餓得發慌的老虎,雖然最終逃出了生天,但是卻摔斷了腿,後來也不知道找的什麼大夫,直接瘸掉了。二皇子最受寵,但是卻因為囂張跋扈,即便先帝偏愛,最終還是黯然退場了,承慶帝行三,在跟幾個兄弟鬥智鬥勇之後,最終被推上了皇位。而幾個兄弟裡麵,除了老大被封了寧王之外,老二在承慶帝登基之後不久,就鬱鬱而終,老四跟他鬥得最久,結果前幾年的時候,就被承慶帝抓到了小辮子,削了爵位,一個皇子,最終不過被封了個輔國公,如今隻得破罐破摔,乾脆蒙頭待在府裡麵生孩子,這些年一直被太多的侍妾孩子帶來的財政問題所困擾。
承慶帝雖說年紀不算大,如今也不過二十六七歲,但是前二十年就在跟自己的兄弟鬥,跟自己的父皇鬥,登基之後又在跟臣子鬥,權利欲還是很強的,因此,哪怕有了嫡長子,也覺得一時半會兒看不出好壞來,並不想立太子,下麵的人這會兒自然也不會不開眼提什麼儲君的事情,畢竟承慶帝還年輕,這會兒朝廷上下也沒什麼大事,立太子的事情緩一緩也沒什麼。不過,這會兒給徒景年挑選先生,然後還有伴讀,還是讓很多人蠢蠢欲動起來。
皇後卻也乾脆,即便娘家過來說是要讓自己的侄子給兒子做伴讀也不置可否,回頭就告訴了承慶帝,承慶帝琢磨了一下,很快將徒景年伴讀的人選給圈了出來,一個就是徒景年的表兄蘇煜,一個是陽平大長公主的次子曹矩。蘇家出了個皇後,又有徒景年這個嫡長子,幾乎是妥妥地站在皇後這一派了,就算他們拍著胸脯說自己隻忠於聖上,隻怕相信的人也沒幾個,其中自然不包括皇帝。而陽平大長公主是承慶帝的妹妹,當年也頗得先帝寵愛,不過卻是個很知道進退的人,跟承慶帝關係也不錯,在承慶帝登基的過程中,她和曹家也幫了不少忙。因此,承慶帝登基之後,不光第一個冊封了大長公主,還給了陽平大長公主的長子一個可以世襲三代的子爵的爵位,又封了她長女為琳琅郡主,算起來是宗室這一代領頭的人物了。陽平大長公主一向識時務,也不用擔心她急著站隊。
皇後對此也比較滿意,不說陽平大長公主和曹家如何,蘇家本身就不是什麼小門小戶,蘇家前朝的時候就已經為官好幾代,本朝開國那會兒因為是降臣被打壓了一陣,但是蘇家詩禮傳家,幾乎每代都有人科舉入仕,又有姻親故舊互相提攜,等到了先帝的時候,即便不是什麼頂級的家族,在朝野內外都有了說話的分量,因此,在先帝開始看重承慶帝之後,便下旨將蘇家二房嫡長女賜婚給了當時還是肅王的承慶帝為王妃。承慶帝登基之後,皇後之父蘇牧就主動告老,辭去了戶部尚書的位置,頂著個承恩公的爵位在家含飴弄孫,這樣反而得了承慶帝的好感,對皇後的兄弟和堂兄弟時有加恩之舉。因此,蘇家在朝中的實力並沒有真正受到多少損失。皇後也聽說過蘇煜,雖說才七歲,但是卻是蘇牧親自啟蒙,聽說是個很是聰明伶俐的孩子,而且並不傲慢張揚,行事頗有章法,有這樣的表兄在一邊提點著,對徒景年自然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