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回城還算順利,一路上一直豔陽高照,自然沒有耽誤什麼時間。但是,這並不能讓人覺得多高興,雖說秋雨連綿會影響收成,但是秋旱同樣也影響地裡麵的收獲,江南還好一些,畢竟水網遍布,可是北方麻煩就大了,除非是上好的水澆地,普通的旱田鐵定要減產。

承慶帝不是不懂這個的人,說句老實話,偌大一個中國,哪年沒個天災人禍那才叫奇怪,不過這次看起來乾旱範圍有些大,承慶帝找欽天監的人問了一下,起碼一個月之內是不會再下雨了,好在春夏的時候雨水還算正常,按照有經驗的農官的說法,就算減產,也不會太嚴重,承慶帝這才鬆了一口氣。

回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下旬了,長安這邊同樣有了乾旱的意思,好在就在渭水之畔,加上這麼多年經營,長安這邊水利設施修建得頗為完備,渭水還有支流處都已經架上了大大小小的水車,順著挖好的溝渠流淌出去,也能夠灌溉很大一片的農田。

徒景年剛開始對這種事情還搞不清楚,他上輩子雖說一直待在大西南,但是因為研究所的特殊性,因此,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大片荒漠戈壁,附近種的無非就是一些胡楊還有引進的一些巨型仙人掌之類的,附近人煙稀少,就算外出,也很少會見到什麼農田,徒景年又不是搞農作物研究的,所謂隔行如隔山,他能記得上萬種材料配比,可如果超市裡麵不寫商品標簽的話,他連麥子跟韭菜都分不清楚,自然不知道種地有什麼講究。

這會兒聽承慶帝憂心糧食減產的問題,便問道:“父皇,如今農戶人家地裡麵種的是什麼呢?”

承慶帝愣了一下,想了想,才說道:“如今種的多半是稻麥,不過,南方因為氣候原因,會種一季水稻,再種一季冬小麥,北方冬天比較長,一般隻能種一季,有水稻,有麥子!聽說有的地方還會種高粱,高粱不挑地方,也不怕旱,但就是產量很低!”

徒景年呆了一呆,忽然想到,這年頭沒什麼雜交水稻,也沒人專門培育什麼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的種子,一畝地撐死長個兩三百斤的糧食就了不得了,而且生長周期也挺長,北方自然沒辦法種兩季了!不過,難道這年頭隻種這幾種東西嗎,玉米呢,紅薯呢,土豆呢?哪怕徒景年是個農業小白,也知道這幾種一向是有名地高產,而且抗旱好養活啊!因此,有些小心翼翼地問道:“就沒什麼彆的不挑地,又高產的糧食嗎?”

承慶帝歎道:“若真有這樣的糧食,那就是祖宗保佑我大晉大興了!”

徒景年琢磨了一下,那幾種似乎都是舶來品,美洲那地方引進的玩意,因此道:“雖說中原沒有這樣的糧食,未必外藩或者是那些蕃人的地方沒有啊!兒臣記得以前讀書,上頭說西瓜,葡萄,石榴還有胡瓜都是西域那邊引進的,可見,地方不同,水果糧食什麼的,都不一樣,說不得,就有什麼地方有這樣的良種呢!往西沒有,還有海外呢!兒臣琢磨著,不如下旨,命諸多海商出海行商的時候,將當地的各種種子帶回來,找人在皇莊上試種,說不得就有什麼高產的良種呢!”

承慶帝眼睛一亮,有些欣慰地摸了摸徒景年的腦袋,說道:“阿鯉果然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那些海商這麼多年的確從外頭帶了不少好東西回中原,不過一般就是些奇花異草,如今卻可以向那些海商懸賞各類種子,最好叫他們打聽一下當地的種法,回來實驗!這可是千秋萬代的大事,若是此事能成,即便比不上神農種植五穀的功績,相差也不遠了!”

想到這裡,承慶帝幾乎是心潮澎湃起來,哪個皇帝沒有點流芳千古的野心,所以很多皇帝好大喜功,最終弄得禍國殃民,但他們並非真的昏庸,為的無非是一個“名”字。承慶帝為什麼有底氣跑過去祭祀光武帝,不就是因為將茜香國拍怕了嗎?如今若是能讓大晉的百姓再無饑餒之禍,他不光有底氣祭祀三皇五帝,都能封禪泰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