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爭論(2 / 2)

汪伯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李相公這是要刮骨療傷,若是手法稍微不得當,骨頭掛斷了該如何!”

他一席話,懟得李綱沉默以對,不知該如何說。

李綱這人的特長是執行能力,謀劃能力卻是弱了很多,自然是說不過汪伯彥的。

而劉彥宗卻是清楚得很,皇帝是肯定要動官吏製度的,見李綱被懟回來了,劉彥宗開口道:“早在半月前,陛下不是就說了嗎?朝廷隻管規則製定,朝廷的商行出資源、出政策,具體執行由民間商人來做,是以,不存在著全部由朝廷掌控,朝廷隻需掌控國本,其餘皆交由民間。”

戶部尚書周朝道:“此言差矣!商人逐利,若是任之而不顧,一是害民,二是一旦形成民間強大的力量,對朝廷管製民間必然形成阻力。”

參知政事唐恪道:“吾讚同周相公所言,雖然朝廷仰仗商人稅收,且鼓勵商業,卻不可予以過高權限,否則天下必生事端。”

趙桓如此一聽下來,心中卻是驚濤駭浪,沒想到這些人居然一下子就爭論到了這一步了。

汪伯彥周朝反對自然是站在他們這個階層來去思考的,士大夫的本質是地主,他們擁有自己的田地,汪伯彥、周朝等人的政治任務是充實國庫,業績壓力大,自然是要依仗利潤高的商業,但本質來將,他們是不願意給商人太大權力的,這是地主和商人之間的權力博弈,一旦商人在大宋的權力壓過了地主,地主肯定是要操刀子的。

大宋現在的情況,對地主已經很不利了。

在封建時代,最大的地主自然是皇帝,宋以前的稅收,基本是依靠的地稅,全國的土地結構是怎樣的呢?

皇帝論功行賞,給官僚劃分土地,皇帝賜給他們土地了,但是同時也要防止土地被下麵的人兼並的問題,一旦土地被兼並過於嚴重,一是對皇權形成了威脅,二是在上稅的時候,偷稅漏稅更加容易,損害的是皇帝的利益。

這大宋的土地現在已經兼並得不能再兼並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土地,掌握在百分之三的公務猿手裡,這個構架對皇權已經產生了眼中威脅,大地主偷稅漏稅實在太簡單操作了。

這也是趙桓為什麼要大開殺戒的原因之一,總之官員兼並土地,是國家一害,絕對不能長期放任下去。

最好的局麵就是地主的力量和商人的力量在朝堂上形成新的平衡,畢竟糧食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經濟方式再繁華,沒有基礎保障,都是耍流氓!

關於這一點,趙桓最後發話了,朝廷來製定每年統一的年度目標,朝廷的商行掌握大型資源,掌控國家的戰略性和民生性行業,朝廷規劃商業規則,其餘由民間自行經營,方能在民間形成競爭,促發商業活力。

關於這一點,汪伯彥等人顯然還有意見,但是皇帝最後下定論了,兩府也隻好按照皇帝的定論去規劃接下來的事情。

那第五點便是開海了,自太祖開國,便在沿海設立了市舶司,進行海洋貿易,且大宋的造船技術非常發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