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製(2 / 2)

廢三衙,在五大戰區之上,設立帝**督府,有統領帝**隊之權,級彆與東府政事堂,西府樞密院一樣,稱中府。

這個帝**督府的地位明顯比之前的三衙還要高,也表明了皇帝強軍的決心。

種師道從樞密院剝離出來,擔任第一任中府元帥,下統五大戰區。

實際上,中府元帥不過是皇帝的軍事顧問,戰時代皇帝統兵,平時為虛職,各戰區督帥向元帥彙報的同時,還需要奏疏皇帝軍務大事。

以後所謂什麼路的什麼軍,便要廢除,按照地域位置,編排到戰區之下。

戰區最高的軍事長官為都督,稱督帥,所有的督帥由帝**督府出。

恢複更戍法,正式將政宣司改成監察院,與督察院並稱司法二院。

監察院掌大宋軍事法庭,肅軍紀之要!與軍督府平級。

這是對軍隊架構做了重新調整。

趙桓聽完李綱的彙報,點了點頭,顯然很滿意。

這就是趙桓所想的軍事架構。

以前的三衙雖然俸祿比樞密使還高,但其實實際地位卻並不高。

現在平級了,中府掌統兵權,西府掌發兵權。

為了掣肘戰區督帥的軍權,繼續更戍法。

為了嚴肅軍紀,消除所謂的兵隻認將才為強兵的傳統,成立了監察院。

監察院代皇帝對軍隊執行軍紀管理。

定下權力構架後,李綱又彙報了軍隊的軍銜、級彆。

宋代的爵位分為十二級: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趙桓這個現代人,認為這一套稱呼太麻煩,根本就是開國之初的習慣留下來的,當改。

此後的爵位依然沿用中國傳統爵位:公、侯、伯、子、男。

將王這個爵位也加了進去,各爵位又分上和下。

同樣是十二級,不僅僅文官可以得到爵位,武將或者普通士兵也可以。

隻是獲得爵位的門檻要高很多,例如武將或者普通士兵,要獲得爵位,必須是文武全才,既能衝鋒陷陣,又懂排兵布陣,兵法軍政。

最後在朝廷的綜合考核下,由朝廷授予。

當然,軍銜的晉升就簡單多了,按照軍功考核。

軍銜也重新做了整改。

軍銜是趙桓最蛋疼的地方,這大宋的文人們閒到蛋疼了,軍銜搞出了一大堆,他這個皇帝看了好幾遍都沒有理清楚。

最後直接用最簡單,普通士兵也最好記,隻有普通士兵都背下來了,才有動力立軍功!

大宋的新軍銜:將、知、尉、士、兵。

其中將、知、尉有上、中、少和準,士則隻有上、中、少之分,兵就更簡單了,一等兵和二等兵。

如此下來,趙桓對整個軍隊的構架也清晰很多了。

按照之前的軍製,他這個皇帝非得暈頭轉向不可。

他甚至懷疑,有些人是故意將軍隊的製度設置得如此複雜的,以便於在裡麵克扣軍餉,賺流水外快。

現在就不同了,許多東西簡化之後,脈絡就清晰起來。

ps:繼續求推薦票支持!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