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為桑,百姓無活路?(2 / 2)

皇帝這句話剛說完,謝大海已經急奔而來:“陛下,南方有急報。”

趙桓一隻手拿著魚竿,一隻手接過謝大海呈上來的信,看完之後,遞給了唐恪。

唐恪一看,當場麵色大變。

這正是杭州知府胡玉的信,上麵寫著明州知州孫良全征調廂軍,對明州百姓施行強製售賣良田!

這孫良全是正是唐恪的人,而胡玉則是徐處仁的人。

胡玉在新開頭高度稱讚了天子的改田為桑的國策,但隨即又惡狠狠同批了孫良全仗著有人撐腰,胡作非為!

這個撐腰的人自然就是當朝的參知政事、商部尚書唐恪了。

剛才一起來的路上,唐恪和徐處仁還站在一條線上,打算共同支撐下去。

但現在徐處仁的人,毫不講情麵就一刀子捅上來了。

還站個屁的一條線上!

而且,之前趙桓還私下問過唐恪,這南方的改田為桑的事進展如何。

唐恪說一些都進展順利,那現在這封奏疏顯然是在打唐恪的臉。

唐恪麵色微微一變,強裝鎮定道:“陛下,康王的市舶司那邊剛剛已經確定要與日本、朝鮮、三佛齊,交趾、占城、真臘(柬埔寨)、蒲甘(緬甸)、勃泥(加裡曼丹北部)、在闍婆、大食,甚至層拔(黑人國之意,在非洲中部的東海岸)簽訂交易,三年之內,需要六十萬匹絲綢。交易錢數高達一億二貫。”

他如此一說,一邊的劉彥宗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此錢數,難怪唐恪的人要破不忌憚改田為桑。

絲綢這東西在趙桓登基之前,算是大宋硬通貨,但趙桓現在對大宋的金融進行改革,在未來,絲綢會作為最常見的一種商品來售賣,並且隨著絲綢產量的不斷提高,價格會越來越低。

但是,售賣到海外的絲綢,卻賣出了天價。

就像後世的蘋果手機,在美國本土的價格,與在中國大陸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

絲綢在海外諸國,是貴族的象征。

一億二千貫!

趙桓是知道這件事的,所以在這件事上,他也沒有立刻就問罪唐恪。

若是單純問罪了,以後誰還願意接改田為桑這個攤子?

”朕知道,朕找你們來,不是聽你們解釋的,朕想聽怎麼解決?”

一邊的劉彥宗道:“陛下,前來告狀的百姓說,當地的官府與富商勾結一起,故意壓低價格,富商隻願意出六貫錢買一畝地。”

“六貫?”趙桓的臉沉下來了,“周朝,你給朕說說,明州的米價現在多少?”

“回稟陛下,明州現米價為二貫一旦。”

趙桓放下魚竿,站起來,走到涼亭,倒了一杯茶:“明州每個百姓平均擁有田地多少畝?”

“回稟陛下,經過陛下在南方的清掃,每個百姓名下平均有一畝半的地。”

“如此說來,百姓將地都賣了,能賣四旦半的糧食,之後就無地了,唐恪,你的秀坊,又能解決多少人的溫飽?”

這下問得大臣們都不說話了,如此問題便嚴重了,難怪明州百姓都來京城告狀了。

徐處仁道:“陛下,臣以為,還需將胡玉和孫良全這二人傳喚入京,當麵問清楚。”

“準!”

最快更新,無彈窗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