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2 / 2)

讓那些下戶、客戶、雜戶的生存越來越難。

而趙鼎的《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的製定,也是參考了大宋人口結構的。

趙鼎處於風險的把控,對上戶和城郭上五等戶的貸款政策非常寬鬆,中戶相對也能待一些,但下戶、客戶、雜戶等城市“弱勢”群體,想要找銀行貸款,幾乎不可能。

趙桓心知肚明,卻問道:“徐愛卿,你此話怎講?”

徐處仁一副正義凜然的嘴臉道:“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官員通商,便不說官戶和形勢戶,就說這大宋皇家銀行借貸的政策,對待鄉村上戶、坊郭上五等戶來說,甚為寬容,從鄉村中戶便開始縮緊,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要借錢幾乎是不可能了。”

“如此說來,農村戶口的下戶隻能靠自己種一點點地來存錢過生活,坊郭下五等戶,要在資產上積累到城市上五等戶後,才有資格貸款,一個下坊郭下五等戶要達到上五等戶,按照現在的物價和收入來算,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二十年?”

“陛下曾經教誨吾等,國富亦要民富,不可能一味隻追求總量,完全無視了百姓真正想要的!”

徐處仁一番話說完,趙桓忍不住想鼓掌,但礙於身份,克製住了。

看來這任務還是要下對,目標定錯了,自己要累死,目標定對了,許多事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唐恪卻道:“徐相公言之有理,但若是朝廷將錢借給了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戶,風險大增,這些人並無從商經驗,許多人連字都不認得,若是朝廷下這類人借了錢,不要說利息,便是本金也收不回來,一旦發生這種狀況,若是引起了民間恐慌,存錢的百姓們不信任銀行了,要來取錢,而朝廷的錢又減少了,事態便嚴重了!”

“若是朝廷要造錢,民間貨品並未增加,交子將麵臨降值的風險,進一步引起民間對交子的恐慌,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被唐恪這麼一說出來,趙桓心驟然一緊。

金融可是國家經濟的頂層存在,若是金融出現了問題,可比打一場敗仗還要可怕。

但徐處仁哪肯啊,唐恪隻顧著自己的商業總體量,但徐處仁身為首相不僅要照顧商業體量,還有坊郭下五戶和鄉村中戶和下戶的收入任務。

“聖人雲: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徐處仁繼續道,“當不偏不倚,方為聖道,如此過分偏袒另一方,乃是飲鴆止渴!”

見徐處仁和唐恪產生了爭論,一邊的趙鼎道:“陛下,兩位相公皆有其道理,是臣考慮不周,臣在進宮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小事,卻是能說明其中之理。”

“愛卿速速說來聽聽。”

趙鼎便將書館的事說了一遍。

趙鼎道:“陛下,無論是鄉村中下戶,還是坊郭下五戶,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渴望讀書,渴望知道更多,從而能有能力賺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陛下的書館和農學速成館皆為民利,朝廷當有專門的人來管理、完善這方麵,來幫助相對弱勢的百姓。”

“徐相公所言極是,中庸乃聖人之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朝廷當不偏不倚,輕重相宜。”

趙桓不由得點頭,確然如此。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朝廷既不能對坊郭上五等戶傾斜太多,也不能對下五等戶給予太少。

當然,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味去扶持下五等戶,恰到好處即可。

若是一味扶持給予,將養出一幫懶惰的國民,若後世的希臘、西班牙、巴西等這些國家一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