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1 / 2)

劉彥宗道:“啟奏陛下,張沅抨擊新學,對抗朝廷,犯上作亂!”

趙桓道:“茲事體大,劉禦司可有證據?”

“張沅已認罪!”

說完,劉彥宗便將張沅簽字畫押的罪狀呈報上去。

大臣們各個心中震驚。

趙桓接過罪狀一看,頓時怒意勃然。

“豈有此理!”

眾臣齊聲道:“天子息怒!”

趙桓殺氣森森道:“眾愛卿,當如何處置張沅,都說說看!”

大臣們心中皆是一跳,他們對皇帝的套路已經非常熟悉。

這個時候,皇帝不是在問他們的意見,而是強迫大家達成一致。

什麼樣的一致?

弄死張沅!

為何要弄死張沅?

當然是給舊學派看!

而皇帝正是要朝堂上這些人都站在新學這一邊,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說出張沅該死的話來。

此番以張沅的腦袋來為新學祭旗,隨後每一個人下去後,該如何支持新學的,都乖乖支持!

徐處仁立刻道:“陛下,新學推行在即,不得有絲毫阻攔,臣以為當將張氏發配邊疆,以儆效尤!”

唐恪道:“臣附議!”

大宋的太宰和執政都表態了,顯然,此事達成一致沒有任何阻攔了。

徐處仁和唐恪雖然也是儒學出身,但與大儒們不同,作為合格的政治家,進入大內宰執天下,他們更多思考的是政治層麵的問題了。

平日裡拿著什麼聖人之道治國來做說辭,也不過是說辭而已。

當皇帝要強硬改變的時候,作為輔國宰相,心中雖然不願意,但出於政治的考慮,是必然會支持皇帝的。

在後世的歐美學術界,也有學者這樣評價過中國古代的宰相,他們大多懷有崇高的政治理念,向往著以儒學聖典來治理國家。

但往往事與願違,凡是都不可能達到儒家所說的聖王之道。

於是這些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們,實際上並非以純粹的儒學治國,他們雖然可以根據時勢的不同,而做出讓步和改變。

此刻,徐處仁和唐恪的態度已經代表了政事堂的態度。

他們的態度將會直接被釋放到地方的行政官員那裡。

趙桓又問道:“其他人呢?認為當如何處置張沅,你們都是朕的心腹大臣,朕凡是還得問問你們。”

臥槽!皇帝,你這話說得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你現在分明是在強迫我們喊出殺死張沅的口號,給天下人聽,還擺出一副聖君的嘴臉說是在征求我們的建議?

眾臣道:“陛下聖明,張沅公然對抗新學,對抗朝廷,當發配邊疆,以儆效尤!”

這時,秦檜站出來了,他大聲道:“陛下,新學關乎社稷,關乎天下蒼生,臣以為,發配邊疆,不足以懲治張沅之罪,亦不足以威懾叛黨!”

他幾乎是喊出來的,用一種非常洪亮的聲音喊出來,聽起來很有氣勢,且他直接跪在地上,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臣冒死直言,當將張沅斬首示眾,張宏全族發配邊疆,以儆效尤!”

眾大臣一聽,覺得秦檜所言太過了些。

不待眾臣繼續說,趙桓已經站起來道:“秦愛卿所言有理,傳朕旨意,張沅斬立決,張宏全族發配西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