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2 / 2)

“陛下聖明,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好!”趙桓將酒杯放在小太監手中的托盤上,“徐愛卿,軍器監需要的鐵,優先滿足。”

“遵命!”

“陳規。”

“臣在!”

“你有沒有見過織布的器物?”

突然被皇帝問這麼一個問題,陳規一臉懵逼,他一個大男人,且是讀書人,怎麼會見過織布的器物?

而且皇帝為什麼會突然問這麼奇怪的問題?

其他人也是不解。

“回陛下,臣未見過織布的器物。”

趙桓繼續道:“你如果沒有見過,問問唐恪,他現在的藝造局,是怎麼大批量給朕造出絲綢和布料來的。”

在場的哪一個不是腦子轉得飛快的人?

能站在這裡,都是大宋真正頂級精英。

他們立刻就明白皇帝到底想變大什麼了。

為什麼絲綢可以成批生產?

因為有生成絲綢的器物,人隻需要接住器物就可以批量生產。

皇帝的意思也很簡單,如果要解決火槍批量生產的問題,就要研製出像生產絲綢一樣生產火槍的器物。

也就是,借助一種有規律的東西來製造火槍的每一個部分。

雖然還隻是明白了一個概念,雖然腦子裡完全沒有任何關於如何來造一個怎麼樣的器物才能實現火槍的快速製造,但陳規卻非常讚同皇帝說的這一點。

“天子睿智如海,臣醍醐灌頂!”

“好,你好好想一想。”趙桓繼續道,“朕再給你一個提示,這造槍身的器物是造槍身的,造鐵砂的是造鐵砂的,各自分開,才能造得快,造完之後再人為組合起來,如是便可。”

標準化這東西是管理中最基礎的,中國古人自然是知道這個概念的。

既然趙桓說了,就將要點都說出來,以免陳規在中間又走了彎路。

其實,流水線生產是直到20世紀的時候,福克汽車發明的。

流水線生產大大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改變了人類企業形態,是裡程碑式的發展。

大宋沒有自動化,但管理模式可以照搬過來。

不僅僅是陳規聽得有些發愣,連一邊的唐恪也陷入了思考中。

“先給朕造一百支火槍出來,無論用多少人力物力,朕要在七月中旬拿到火槍,韓世忠軍營在七月中旬必須有一百個火槍手,開始訓練!”

“遵旨!”

趙桓財大氣粗,他現在完全不擔心國庫的錢了,他有的是錢。

南方那些大地主大商人,能被他收刮的幾乎都被他收刮了。

而且靖康二年,康王的海運收入與靖康元年翻了足足一倍,交子的發行也非常順利。

交趾的收複,使得大宋糧食產量增加,銀行一口氣印刷了500萬貫出來。

唐恪前腳已經提錢,後腳都打算投入到種桑和生產絲綢的計劃中。

金融危機稍微緩解了,有了錢,當然是要擴充軍隊。

韓世忠的軍隊已經整編已經超過5萬人,而且軍備也都已經革新。

下一步,趙桓需要的是什麼?

是戰馬!

隻有滅掉黨項,才能規模性產馬!

所以,兩年之內,趙桓必然親征西北。

而他相信,這兩年,隨著大宋境內的經濟、文化枷鎖都被打開,大宋的國力將會再有一個階段性提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