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2 / 2)

幾天之後,有人舉報西南交州轉運使劉醒私通鄆王。

這事若是擱在以前,可能沒什麼,最多就是封疆大吏與親王關係走得近一點,可能是個人朋友之情。

但現在鄆王背了一個抨擊新法的大罪,劉醒與鄆王的交情,可能就會發酵了。

私通的證據都列好了,據說崇國公過一段時間會去西南,鄆王特意給劉醒寫了一封信,讓劉醒以後對崇國公多多照顧。

乍一看,這是叔叔關心侄兒的信,沒毛病啊!

但大宋朝堂上那些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們,可就不覺得這信沒毛病了。

這分明就是地方武將勾結親王啊!

這是要乾什麼?

要造反啊!

在這種皇權空前強盛,司法權和軍權相互掣肘緊密的局麵下,親王與軍中大佬接觸,那是大忌中的大忌。

而且,劉醒與鄆王如此密切,是否說明劉醒也抨擊新法?

就此事,何也還專門上疏皇帝,他很犀利地指出,舊黨依然存在,正蟄伏在大宋的官場上,等待時機。

禦史台將劉醒和鄆王定義為舊黨,相當於將這兩個人直接對立在當今大宋朝堂主流的對立麵了。

如此說來,幾乎是沒有人會求情了。

監察院的人很快就將劉醒送到了軍事法庭,走了流程之後,罪名就成立了。

七天之後,劉醒被斬首,趙楷被賜死。

得知自己最心愛的兒子死後,太上皇趙佶在宮中痛苦三天三夜,把自己的大兒子罵了三天三夜。

而這一段時間,趙桓卻一直待在延福宮。

所有的政事,全部交給了政事堂。

唯一見的就隻有虞允文,虞允文終於給他送來一份分封的具體規劃。

趙楷死了,還剩下21個親王。

這21個都要被分封出去。

他們的名字就在這份名單上,分封的土地,從真臘、暹羅,到渤泥、三佛齊,到南邊諸島。

整個南海諸島,幾乎被這些親王占了,接下來就是讓當地的政權老老實實交出控製權了。

六月,虞允文正式被任命為諸海經略使,大宋海軍大臣,統管諸海事物,實施皇帝對海洋的戰略。

原本還打算做抵抗的諸位親王,見鄆王被殺,各個都嚇破了膽。

覺得自己待在東京城實在太危險了,聽說越國和魏國現在在南方過得很滋潤,何不也出海畫地為王呢?

於是,這場分封進展得也順利了很多。

在東京城的分封事宜塵埃落定之後,李寶的首捷也傳回了東京城。

此時,駐紮在淩牙門的宋軍,已經開始準備對三佛齊發動進攻。

九江港口的大宋海軍編製在擴充當中。

南海戰事剛起,西南也不太平了。

靖康八年二月頒布的交子新政,要求大宋周邊各國同行交子,真臘和暹羅並不配合,也不拒絕。

在四月的一次大型通商中,因為使用交子之爭,大宋兩名糧商被扣押。

五月末,張浚接到了樞密院的發兵令,同時接到了軍督府的軍令,向真臘調遣兩萬大軍。

這一連串的事並非孤立,大宋剛剛發動了對南海的戰爭,南大陸卻隻有一小半在大宋的控製下,顯然是戰略失衡。

淩牙門作為大宋海貿通往西邊必經之地,也是大宋鉗製南海諸國的戰略要地,後方卻有一大堆的馬來人虎視眈眈。

(淩牙門即新加坡,新加坡北邊是馬來西亞,南北延伸的長型島嶼,最南邊渡海後是新加坡,宋朝時期,馬來人北上,在那一帶建立了出原始的政權)

所以,解決真臘,其實是在掃清南大陸最後的隱患,也為解決馬來做準備,進而消除淩牙門的後顧之憂,確保海上航線的暢通無阻。

(從世界地圖可以看出,淩牙門地理位置非常刁鑽,從中國遠洋到西方,如果不想饒大半個地球,淩牙門是必經港口,而且淩牙門與三佛齊隔海相望,那一條海線狹長,如果不控製在大宋手中,海上貿易基本是局限在東南亞一帶小打小鬨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下世界地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