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深覺有理,便出主意道,“那就往清貴裡頭挑,挑那些詩書傳家之族,媳婦覺著啊,這清貴啊,是所有的貴裡頭第一貴。”
皇太後便傳了董氏進宮,黛玉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個娘家的嬸娘了,彼此見麵,很是歡喜,聽了皇太後的吩咐,董氏想了想,道,“前日臣婦去廟裡上香,倒是看到一位姑娘,生得也好,端莊守禮,叫人一看就心生歡喜,隻是這姑娘家裡和薛家有些瓜葛,臣婦不知道該不該說。”
黛玉道,“嬸娘怎地說話說一半留一半了?這就不好了,都是一家子骨肉,還該和從前一樣,與我不生分才是。”
皇太後點頭,“是這個理兒,我聽說你的兩個兒子都中了桂榜,這林家,國丈起的頭好,國舅爺也爭氣,你們雖說原來是庶枝,可明理知事體,這樣就很好,將來與簷哥兒互相幫持,還怕家業不興起來?”
董氏忙道,“臣婦遵旨,這也是我家老爺的意思,大老爺去了陝西任巡撫,身邊也沒有人扶持,我家老爺和臣婦的意思,叫廈哥兒夫婦跟了老爺去服侍兩年,在那邊讀書也是一樣的。”
皇太後不由得感慨林家的人都會做人,點頭讚道,“這原是該的,國丈老爺膝下隻有簷哥兒一個,如今他又在為皇上效力,你們這般,我和皇上都看在眼裡。”
黛玉也是沒有想到董氏會作這樣的安排,心裡也格外感激,道,“也不知才嬸嬸要說的到底是誰家的姑娘?”
“國子監祭酒梅翰林,他家有個姑娘,今年十六歲,聽說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難得的是性子好,也能乾。聽說梅翰林的夫人身子不好,府上中饋都是這姑娘在打點,閨名叫梅若雪,兄長叫梅若榮,隻和薛家結親,薛家二房的姑娘名叫寶琴的就嫁給這梅公子。”
皇太後皺了皺眉頭,黛玉忙道,“母後,這寶琴姑娘與梅翰林家是很早定下的親,內情媳婦也是知道的,後來本不肯,隻梅家到底是讀書人家,做不出這毀親的事來,這才結了親,好不好的,咱們先瞧瞧?”
皇太後忙道,“你說得有道理,這樣的話,那就找個機會,帶進來看看!”
這樣的機會,並不容易找,黛玉也有些頭疼。好在,很快是皇太後的壽辰,黛玉便對董氏道,“因今年還在先皇的孝期裡,雖說我們也想為皇太後辦個熱鬨些的壽典,可到底孝期沒過。不過,到了那一日,還是要宴請一些人,嬸嬸就幫忙物色兩個合適的帶進來給皇太後看看。”
皇太後也說這個好,“既能見著人,又不顯得很明顯,省得一些有心人往這裡頭鑽,沒得叫人糟心。”
宮裡的消息並沒有刻意隱瞞,況且為雲宥選妃,到底也要他也滿意。他雖然人在黃河岸堤上,可皇太後中意的是梅翰林家的姑娘,他還是知道了,問身邊的人,“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