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落實了由出生到死亡的新保障製度不久,便開始有人思考,現在還要去生孩子的意義。
社會全覆蓋保障的背後,是遺產概念的消失。
係統提供給每一個人足夠的生存要素,工作、房子、教育都實行配給,但作為代價,他們的下一代無法從自己的親族手上繼承任何東西。
當一個人死去以後,除去少量私人的紀念品外,其它的財產都會被全數收回,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由親屬繼承。
……
另一方麵,階層固化也好,豪門大族的出現也好,全部都是植根於繼承權的存在,上一代積累起的優勢,被後輩全盤接收。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累積下,強者越強,最終跟其他人拉開了一段永遠無法逾越的差距。
隻是在失去了繼承權這個基礎以後,建立在其上的一切概念也都隨之崩塌。
而這點也正是地球上的高層,毫無留在白之大地念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打拚了一輩子的東西,在身後全部要充公,一點都不能留給後代,這樣的社會太難讓他們接受了。
……
沒有了需要被繼承的家業,也沒有了靠子女養老的需要,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放棄自己去養育小孩的想法。
因為這個漫長過程實在是太折騰了,太累人了。
人生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為什麼要將時間浪費在痛苦上呢?
……
事情開始於小部分新家長。
他們因為缺乏撫養孩子的能力,在父母適當性考試中考得太差,進而失去了子女的撫養權。
不過很快,這些不合格的父母卻發現,自己在失掉撫養權以後,反而是活得更加輕鬆了。
係統監管下的托兒所,幾乎集中了社會上所有真心喜歡小孩的人,況且有著無處不在的監督,也不存在什麼虐待的可能,除了管理上軍事化了一點以外,孩子活得比由什麼都不懂的父母照顧還要好。
而自己雖然失去了撫養權,但仍然保留有探視的權利,隔三差五還能去見個麵,完美實現“雲養娃”。
甩鍋的快樂通過社交媒體,很快就被這幫沒有責任感的家夥傳播開來,在引起巨大爭議的同時,也引來了更多人的模仿。
至少在少數人的想象中,跟以前送去全寄宿學校也沒多大區彆,一樣的一周見一次,有係統關照還更放心,頂多就是送的時間早了點。
到後來,係統直接製定規則,以法令的形式開始統一的教育計劃。
根據計劃,所有的新生兒將由國家安排的專業機構進行撫養,包括後續的教育環節,全部由係統進行統籌安排。
生身父母除去每周兩次的探望時間外,不再擁有其它的影響權。
……
原本這樣一個反人性的條例,會在社會中激起大多數人極為強烈的抗議。
畢竟靈潮中長大的一代人,接受的還是相對傳統的價值觀教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由父母養育子女仍然是絕對的道德正確。
父母撫養子女,等年老以後由子女贍養父母,是社會千百年來最為樸素的邏輯。
不過極為罕見地,白之大地的民眾這一次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抗拒,許多人還對這個決定表示支持。
……
當然,這些異象的背後,其實都有著白墨的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