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合作2(1 / 2)

保羅被漢塞爾的一番話撓到了癢處。

麵對領地裡遍地文盲的現狀,保羅是有苦難言。各種工坊要擴建,培養學徒不能總是依靠口口相傳;工匠人數日益增多,各級管事起碼要能看懂花名冊;領地的各項收入和支出日益繁雜,單靠老管家菲利普一個人管理賬目已是有心無力;情報係統需要完善,顯然需要大量不僅僅是會認字的人才;他還計劃建立近代化的行政體係,這更是需要大量的文員。

《人才招募法令》其實很早就貼出去了,也有不少人前來應征,但是仍然不能夠滿足當前領地的需要。

在出征富蘭港前,他就找到北岸修道院的院長倫納德,希望能招募一批有文化的修士為自己服務,但是一開始被倫納德以修士不乾涉世俗為由拒絕了。他隻好改變策略,說自己為了為了傳播天主的福音,準備建立一所學校,教授領民認字,讓他們都能看得懂聖典。聽到這裡倫納德院長有點兒動心了,保羅又許諾自己的作坊將不限量免費向北岸修道院供應新型紙張,最終讓院長先生答應了下來:他將不乾涉院內修士個人的選擇,能招到多少人全憑保羅的本事。

於是一所名為“維斯學院”的學校在湖畔建立了起來。白天,保羅強令湖心鎮的居民們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院學習文字,晚上則讓軍隊挨家挨戶搜查,把那些在家閒著沒事的40歲以下的成年人逮到學院裡上夜校。

保羅連哄帶騙從修道院招到了10個年輕修士,年齡基本上都是剛成年,他們都是從小被家裡送到修道院當修士的,天天祈禱誦經的無聊日子讓這些年輕人對外麵的世界十分好奇,當然用倫納德院長的話說就是“對主的信仰不夠堅定,經受不住外麵花花世界的誘惑”。

這10個年輕人全部被保羅塞到學院裡,從修士變成教師,5人一組白天晚上輪流上班教鎮民認字。在從富蘭港班師回到湖心鎮後,出於某種目的,剛當了一段時間隨軍神父的莫裡森被任命為學院的院長,統一管理教師和學生,在伯爵大人的授意之下,他負責製定課程和編寫教材,晦澀難懂的聖典對剛剛開始認字的大小鎮民而言顯然太高深了,但是敘述偉大領主領導英勇子民抗擊海盜的英雄故事就通俗易懂得多了,有時候莫裡森還親自上陣為教師和學生們洗腦……哦不,是進行某些思想教育。

但這都需要時間,而保羅已經等不及了。

看著伯爵站起來了,漢塞爾暗自高興,他猜對了。保羅建立的學院他去看過,要說某些貴族為了顯示自己的仁慈,招幾個有資質的平民子弟進行教育的事情倒也偶有發生,但那也多是為了培養一些得力的奴仆,像這位格萊曼伯爵一樣在自己的領地裡大興文教可就是絕無僅有了,老百姓知道的太多對貴族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他們隻要老老實實地種地納稅就行了。一切跡象都顯示,這位伯爵大人所謀甚遠,聯想到它的祖上是被貶謫到西北海灣的,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會不會發展成第二個賈爾斯呢?有可能,但很渺茫,賈爾斯家族能有現在的實力,除了曆代家主的努力之外,運氣機遇和領地位置同樣是重要因素。誰能保證格萊曼家族也有同樣的運氣呢?何況還身處偏僻的西北海灣。再說取得賈爾斯家族那樣的成就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需持續數代的隱忍和發展才能完成積累。

漢塞爾知道最近廣泛流傳的新型紙張就是出自這位領主之手,所以當保羅說起改進農業技術和冶煉技術時,他判斷可信度在十之八九。對漢塞爾而言,他在南方的的下層貴族中有些人脈,他能把那些同樣和他一樣鬱鬱不得誌的人挖到西北來,給這個領主想要的。隻要這位領主能夠和自己合作,源源不斷地為國王陛下提供軍需,自己就是大功一件,就能進入王國高層的視線,就能接近權力的核心。

他恨自己是庶出,他恨自己的另一半血統,他恨自己不受重視,他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至於格萊曼家族是否具有某種野心,反正這一代是看不到了,等他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漢塞爾看著站起來的保羅,夕陽的光芒透過窗戶灑落在他的身上,心跳突然加快。

終於,對麵那位年輕的伯爵伸出了右手,麵帶微笑地說:“重新認識一下,保羅·格萊曼,西北海岸阿爾達的領主。”

漢塞爾也站了起來,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同樣報之以微笑:“漢塞爾·阿伯特,國王陛下派駐到阿爾達的代表。”

“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