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國王的煩惱(1 / 2)

奧爾多王國的國王羅德尼十六世陛下最近有不少煩惱。

第一個煩惱是王都內的糧倉被叛軍的間諜一把火燒了,剩餘的那一丁點兒糧食彆說是揮師南下平叛了,十萬王都居民的日常供應都成了問題。

政府立刻派出官員到王室直屬領地裡調集糧食,發現的情況讓陛下差點再次昏厥——大部分地方倉庫裡真實存糧和賬目上根本對不上。羅德尼十六世雷霆震怒,在一番嚴查之後,發現部分原因是負責管理的官員私下倒賣,部分原因是地方官員為了邀功請賞而吹噓瞞報。

陛下大怒,派出執法官把一個個犯事的官員押回王都,召集民眾公開審判。

在法官宣布了罪行之後,行刑官就將罪犯們推入憤怒的人群之中,“都是這幫蛀蟲讓你們現在忍饑挨餓!”

這些犯官的下場可想而知,清晨8點開始的審判,宣布罪行用了不到一個小時,接下來就是讓老百姓代勞的“行刑時間”了,整整持續了3個小時,到了中午人們筋疲力儘了才散去。當行刑官去收屍時,那些犯人們的屍體已經不成人形了,他割下犯人們的頭顱,掛到了城門之上,至於其中有沒有人是替罪羊,誰知道呢?

按照不少軍方將領的建議,王國政府應該立刻實行糧食配給製,把平民家庭裡的存糧全部征收上來,然後根據每家每戶的人口定期下發必要的口糧,其他的糧食全力供應大軍南下。但是這種建議遭到行政方麵諸大臣的強烈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以地方官員的操守,到時候糧食沒征集上來多少,先把老百姓都餓死了,況且平民們根本不知道忠誠和榮譽為何物,他們隻在乎自己明天有沒有飯吃,在明知自己要餓死的情況下肯定會造反。國王陛下權衡利弊後,最終沒有采納軍方的建議。

為了節約糧食,一道嚴格的禁酒令被下達到了王室直屬的各個領地:除了被頒發可許可證的少數釀酒作坊外,其他的作坊一律停止釀酒;貴族每日購酒不得超過半升,平民則是每周購酒不得超過一升,而且必須到指定地方購買;禁止公開飲酒,禁止宴會上出現酒類飲料,隻能在家裡悄悄地喝。違反上述法令的,貴族奪爵重罰,平民死刑。

為了防止商人趁機哄抬糧食和食物價格,王國政府指定了價格上限,王都裡每個從事糧食和飲食方麵的商店門前都駐守著監管銷售的士兵。饒是如此,居民們也是不得不花費比平日裡多許多倍的價格來購買食物。

隨著從地方征集來的糧食漸漸彙聚到王都,高層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是想立刻派軍隊南下是不可能了,於是勤王軍隊被暫時解散,外地領主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待來年再選擇時機召集起來,當然這還得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第二個煩惱是小女兒的離家出走。因為暫時沒有力量去粉碎賈爾斯的叛亂,對於各地的騎牆派,羅德尼十六世就不得不慎重考慮了。騎牆派中實力最強的維布倫公爵,至今沒有對賈爾斯的叛亂做出表態,隻是派出使者請求與王室聯姻,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國王陛下在反複考慮之後,決定將自己的小女兒艾琳·羅德尼嫁給他,維布倫家族附庸眾多,領地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絕對不能讓他倒向賈爾斯。

大女兒凱瑟琳實在是太優秀了,羅德尼十六世不舍得把這樣一件瑰寶送給彆人。國王沒有兒子,按照傳統隻能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奧卡西親王,可是奧卡西親王是個眾所周知的紈絝子弟,整日花天酒地,喜歡與吟遊詩人和戲子伶人混在一起,誰都不看好他能當一名合格的君主。國王陛下已經決定了,待自己百年之後,與其將王位傳給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弟弟,還不如傳給自己的大女兒,而在平時他也是將凱瑟琳當做一國儲君來培養的。

所以隻能犧牲自己的小女兒艾琳了。艾琳對於政治方麵完全不感興趣,雖說作為一名王室公主,該學的一樣沒有落下,詩詞歌賦、文藝舞蹈樣樣皆通,但她平日裡還有著其他廣泛的興趣,比如考究各種古代文字和古卷,向煉金師術士們學習煉金術,或是收集各種植物的標本、飼養一些奇奇怪怪的動物等,這些愛好倒讓她更像是一名學者,不過正是因為涉獵太“廣泛”,除了給幾種不常見的植物命名外,公主殿下還沒搞出過什麼大名堂。

如果不站在一名父親的角度,而僅僅是站在一國之君的角度上來看,小公主艾琳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聯姻工具,但是……她離家出走了。

當羅德尼十六世把自己的決定向小女兒說明後,這位公主殿下神色如常,在平靜地詢問了父親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之後,她就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國王還驚異於小女兒身為王室子女的覺悟如此之高,內心湧起無儘的愧意,然後第二天就獲知了女兒消失不見的消息。他立刻派出人手四處搜尋,固然有對耽誤與維布倫家族聯姻的焦慮,但更多是一名父親對女兒安全的擔憂。

第三個煩惱是,大女兒凱瑟琳和妹妹的感情非常深厚,得知妹妹要被當做聯姻工具後就和自己處於冷戰狀態了,稱呼也從平日裡的“父王”變成了生硬冰冷的“國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