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 / 2)

七月下旬,西北海灣僭位者戰爭第二階段告一段落,在西線一帶,明麵上的態勢恢複到了戰爭剛爆發時的樣子,交通要地比多堡仍然被肯特家族所占據,但是另外兩處戰場上的壓力使得剛剛奪回比多堡的公爵軍隊不敢繼續進攻。另外兩處戰場中,其中的埃姆登借助於借助於拜蘭堡的堅固防禦讓阿爾達軍隊暫時無可奈何,但是在另一處戰場上維斯河上流區域,形勢對於公爵一方卻是大大不妙,公爵直屬領北部的地區幾乎全部失守,阿爾達軍隊就駐紮在直屬領邊境,如果不是剛剛經過一場大戰需要修整,早就直趨森特城下了。

由弗格斯和埃莫森指揮的公爵軍隊多次試圖將阿爾達軍隊驅趕回河邊,但是均以失敗告終,在正麵對抗失敗後,他們終於找到了阿爾達軍隊的一個弱點缺乏騎兵這種高機動兵種。

於是他們派出輕裝騎兵部隊到處襲擾阿爾達軍隊的後方,破壞補給站,殺死新扶立的政務官,截殺小股部隊,搞得阿爾達軍隊疲於應對。

想快速培養出一支騎兵是不可能的,而盟友們也因為西線的威脅無法在這方麵提供有效的支援,隻能發揮阿爾達強大的步兵優勢。

戰爭債券的發行為湖心鎮緩解了燃眉之急,新的征兵計劃開始啟動,一張張入伍通知書送到各家各戶中。

保羅為了提高年輕小夥子們的參軍熱情,同時也是為今後全麵廢除農奴製鋪路,打算頒布一項法令:出身自農奴家庭的士兵在阿爾達軍隊服役完畢後可以成為自由人。但是在政務院諸人的勸阻下未能成功,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這項政策可能會讓那些地主們失去大量不花錢的勞動力,肯定會在征兵過程中製造障礙的。

保羅無奈,好吧,隻好再找機會了,先集中精力在眼前的戰爭上吧。

四個暫編步兵營被組建起來,集中在湖心鎮附近夜以繼日地訓練,由於產量問題,其中隻有一半的人領到了火槍,另一半人隻能使用長矛和弓箭。

但即使在如此情況下,參謀部也沒有放鬆針對隊列、陣型方麵的訓練標準以及對內務的嚴格要求。高層並不期望把每個士兵都訓練得多麼精銳,他們隻要能夠聽懂前進、後退、左轉、右轉等命令,以及沒有接到命令前不會自行撤退就行了。

紀律,才是阿爾達軍隊的第一要素。

在這段日子裡,除了幾次小規模試探,雙方都沒有大的動作,第一營和第三營對拜蘭堡的炮擊也停了下來。

讓保羅意想不到的是,馬爾茨肯特竟然派出使者,向聯軍提出和談的要求,他期望能恢複到戰爭開始前的態勢在這位新公爵看來,自己沒有提出索賠、割地等條件已經是很大的讓步、誠意滿滿了。

聯軍陣營反應不一,麥爾肯家族和約翰斯頓家族態度曖昧,似乎有些心動,但是帕克家族則堅決反對和談。

而格萊曼家族和加納德家族則提出:如果要結束戰爭的話,馬爾茨肯特要承認他們對埃姆登北部的占領。至於在霸王行動中占領的卡特家族領地就算了,要來了也是塊飛地。

結果當然是被森特城方麵斷然拒絕,開玩笑,埃姆登可是公爵的老家,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割讓給彆人,一寸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