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紡與織(1 / 2)

() 紡與織,可以說是人類最古老的兩種技藝,在人類告彆蒙昧、文明的曙光到來之後,就有了紡織的記載。

紡線過程包含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搓線和拉線。原材料通常是纖維的形式,必須被撚在一起增加強度和擰合力,然後拉成線。

在最原始的技藝中,紡織工們都是用一個紡錘和紡線棒,未紡的線放在紡線棒上,用一隻手將紡線抽出來,一旦線的長度足夠,紡織工就撿起紡錘將線旋轉繞在線軸智商,然後這個過程再循環一遍。這種紡線方法的缺點是速度較慢,優點是設備輕便。

數百年前,紡線技術迎來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手紡車被發明了。與之前簡單的工藝相比,手紡車明顯更加笨重、更加昂貴,但它紡線的速度卻是前者的十倍。

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人們對手紡車陸陸續續地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將手搖式改為腳踏式。轉動大輪的腳踏板提高了手紡車轉動的速度,解放了紡織工的雙手。

後來,更具創意的“飛輪”被發明出來,再一次讓紡線技術大進步,但由於很難獲得合適的拉力,隻能紡粗線。

現在,是時候再一次重新定義紡線這項古老的技藝了。

聖曆1991年10月1日,湖心鎮機械廠籌備已久的技術發布會如期召開。來自阿爾達、拜爾丁、埃姆登三領的人彙集在湖心鎮,觀看機械廠推出的新玩意兒。他們中有的是城市裡商人,有的是鄉下的地主,有的是擁有爵位的貴族和領主,甚至還要大量家境平平但是懷揣著發財夢想的普通人,機械廠的產品發布會對所有人開放前提是上述三個地方的人。

發布會在領主府前的廣場上舉行。現在,這些來自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正圍著一台機器嘖嘖稱奇。

機械廠的演示人員正在操作一台極其具有創意的設備。一個主木架,有一排豎著的錠子,橫跨主架的是兩個平行的木製軌道,兩根軌道在架子上可以自如地前後滑動。經過梳理和繞成一根根的棉線,在兩個軌道之間運動,演示人員一手使架子來回運動,另一隻手轉動把柄帶動轉輪驅動錠子,一排紡錘按照一定的角度安放,線通過紡錘的轉動來擰合,然後在紡錘的頂端反轉再鬆開,最後,一段金屬線垂下來連到紡線上,這時紡錘繼續向前運動,這使得擰好拉長的線退到了紡錘的下部,然後這個過程再循環一遍。

沒錯,這就是在18世紀扮演過重要角色的珍妮紡紗機。為了向她真正的發明者哈格裡夫斯表示尊敬,保羅在這個世界中複原後仍然保留了原來的名字,恰好政務院總管老福特的小兒子剛生了一個女兒,避免了旁人許多亂七八糟的無聊猜想,不過這倒讓老福特感激不已。

“先生們!”

蓋伊伯恩斯帶著驕傲的表情向眾人介紹。

“這時我們格萊曼大人的創意珍妮紡紗機。哦,先聲明一下,珍妮是福特總管大人那位剛出生的小孫女的名字,大家不要多想。回歸正題,看看她有多麼神奇吧。”

“這隻是台一輪十紡錘的簡單展示品,即便如此也能頂上以前10個紡織工的工作量了。其實隻要動力充足,理論她能夠帶動的紡錘數量是無限的,18個,30個,甚至80個,效率能提高上數十倍。”

周圍的人一片嘩然。

“哦!光明之主的啊!多麼神奇的造物。”

“我已經預感到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