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軍裝一定要帥(1 / 2)

() 在湖心鎮領主府內,正在舉行一場特彆的服裝展覽會。

十幾個被精挑細選的精壯小夥兒,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高個,每人身著一身獨特的衣服,被周圍的人評頭論足,他們或者站得筆挺,或者按照觀眾的要求做出種種姿勢。

“這一身真不錯,看起來很精神。”

“還是這一身比較好,有氣質。”

“這一身看起來最好,不過製做起來也最複雜吧?”

展覽會上的觀眾有施羅德、布萊斯這樣的軍隊大佬,也有老福特、塞西爾這樣的政務院高官,當然也少不了阿爾達領主保羅·格萊曼和他的盟兄弟麥隆·加納德,七嘴八舌地評論著展品。

而他們正在觀賞品鑒的目標,則是一身身形色各異的軍隊備選製服。

伴隨著飛梭織布機的大規模推廣,紡織業正在阿爾達、拜爾丁以及埃姆登三地如火如荼地發展著,一家又一家采用機器生產的織布工場——或許現在應該稱呼為“工廠”了——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每個觀摩過飛梭織布機工作的人都意識到這種機器將帶來飛躍般的效率提升,原先的手工工場主們紛紛忍痛掏錢向湖心鎮機械廠定製這種神奇的機械來升級自己的織布場,一些嗅到商機的新人也大量投入到紡織業中。

在這股浪潮中,有很多人試圖仿製飛梭織布機,而且有不少成功的,但是他們很快就受到了《專利法》的鐵拳製裁,保羅對於這一塊抓得特彆嚴,目前飛梭織布機的專利隻屬於湖心鎮機械廠,訂單如同雪片一樣不斷飛來。

為了應對這種巨大的需求量,湖心鎮機械廠再次進行擴建與招工以提升自己的產能,並在規模擴大後進行了改製,原先的機械廠一分為二,變成了農業機械廠和工業機械廠兩座工場,前者負責研製和生產收割機、脫粒機、軋棉機等農業機械,而後者則專注於生產飛梭織布機等“工業”機械。

織布效率的提升極大地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一時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棉紗的價格水漲船高,很多紡紗工場和家庭作坊狠狠地賺了一筆,所有的從業者都痛並快樂著,一邊加倍辛苦地生產棉紗,一邊開開心心地數錢,同樣也有不少新人開始從事棉紡業。

棉紡業規模的急劇擴大帶動了印染、製衣等很多行業,最終的結果就是市麵上的衣料和服飾價格大大降低,現在阿爾達和拜爾丁城鎮裡的中等人家不用穿打補丁的衣服了。

隨著製衣成本的降低,為阿爾達軍隊更換製服的計劃被提上了日程。目前,阿爾達陸海兩軍的製服都是做工簡單的“土八路”式衣服,當保羅指揮著這樣一支軍隊玩排隊槍斃時,總是有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排隊槍斃嘛,華華麗麗、鮮豔無比才是正道。

保羅召開了政務院部門主管和軍隊將領聯席會議,之前已經跟他們說過更換製服的事宜,並讓他們各自進行設計,現在保羅要求他們按照各自的設計製成樣品,送到領主府集中進行品鑒,挑選新的製服。

眼前這些模特所穿的衣服在保羅眼中都是所謂的“文藝複興”風格,基本是由施羅德、奧斯汀等軍隊高層設計的,都有著磨坊水輪般的輪狀皺領,上衣裡還采用了填充物,使服裝的肩部、胸部、上臂部鼓起飽滿,下身則是緊身打底褲。有的款式還配有長袍或披風,頭上戴著插著卷曲羽毛的氈帽,這是角灣一帶貴族或富人年輕子弟流行的打扮。按照領主大人的要求,新製服要突破陳規,要緊跟時代前沿,要張揚、要跋扈、要體現阿爾達軍隊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所以他們特意谘詢了女顧問瑟提亞、老船匠班傑明等來自角灣的人,角灣是人們眾所周知的時尚中心。

“這些就是你們設計出來的軍隊製服?”

保羅的話中包含著重重的質問,顯然,伯爵大人不大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