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吐蕃、西夏、乃至高麗這些國家,東瀛的情況卻是有些特殊,東瀛名義上自然是有天皇所統治,號稱萬世一係。
然而在東瀛的曆史之上,所謂的天皇根本就沒有多少權利可言,更多的是一個招牌罷了。
真正統治東瀛的卻是分散於地方上的一個個的小國,及至後來則是一個個的幕府將軍掌控著東瀛的真正權利。
如今東瀛名義上的統治著正是崇德天皇,東瀛有著無數的天皇,本來崇德天皇應該是這諸多天皇當中的一個,不為人所知。
可是這位崇德天皇卻是在後世名氣之大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天皇,眾所周知,東瀛島國民間神鬼之說極盛,在東瀛民間有著無數鬼神的傳說,而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三大鬼神,酒吞童子,九尾狐玉藻前,以及大天狗,而大天狗按照民間傳說便是由崇德天皇死後所化。
提及崇德天皇的身世可謂是一個謎,因為崇德天皇的爺爺乃是白河法皇,其父乃是鳥羽天皇,其母為藤原中宮。可是民間卻是流傳著崇德天皇乃是白河法皇私通藤原中宮所生之孽子。
這一點似乎頗有市場,因為白河法皇竟然在自己即將離世之時,逼迫鳥羽天皇傳位於剛剛五歲的崇德天皇,按說哪怕是白河法皇再如何的疼愛崇德天皇這位孫子,也不該在自己兒子鳥羽天皇正值壯年之時將天皇之位傳給一個剛剛五歲的孩子吧。
可想而知,繼承了天皇之位的崇德天皇一生之悲劇也就埋下了伏筆,及至後來,成為了鳥羽上皇的鳥羽天皇在崇德天皇成年之後,逼迫崇德天皇將皇位傳給其弟,體仁親王為近衛天皇。崇德天皇也就失去了成為上皇乃至法皇的機會,至此被幽禁,以至於後來慘死。
正是崇德天皇的一生遭遇以及心懷怨恨而慘死,所以民間傳說之中便有了崇德天皇死後怨靈不滅化身為大天狗的故事。
當然楚毅並不清楚這些,他也沒有多少興趣了解一個區區天皇有什麼過往,這裡又不是什麼神鬼世界,崇德天皇再怎麼悲慘,也不可能化身為恐怖的大天狗。
他此來隻是為了覆滅東瀛,獲得龐大的氣運罷了。
以東瀛眼下的政治局麵,尤其是鳥羽上皇同崇德天皇之間的矛盾重重,使得天皇對於地方上更加的沒有約束力,可以說地方上更是各自為政。
這自然是大大的方便了楚毅的突進,從登陸到直逼天皇所在京都不過是花費了數天的時間罷了,更重要的是,這麼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出現在東瀛大地之上,竟然沒有引來東瀛人的阻攔。
或者說是楚毅他們的速度太快了,東隱人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便被楚毅殺到了京都前。
當然憑借眼下東瀛地方上的貴族、武士階層的力量,除非是聯合起來,否則的話,怕是連給楚毅製造麻煩的資格都沒有。
京都,天皇所居乃是大內裡,完全仿照長安城所建,不過東瀛國力有限,所建京都不過隻有長安幾分之一大小,又喚作洛陽,所以很多地方將領將入京稱之為上洛。
京都城外,楚毅等人駐馬而立,隨同楚毅出征的一眾人此刻正一臉好奇的看著麵前的這一座都城。
到底是傳承了近千年的古城,頗有一股曆史沉澱的氣息,不過對於見慣了中原之地的一座座大城的眾人來說,看著這一座京都城,就如同先前看到高麗那王城一般的感受,撮爾小國,不過如此。
嶽飛同高寵對視了一眼,二人齊齊上前一步衝著楚毅道:“大總管,末將請命。”
楚毅看了二人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就見二人臉上露出幾分欣喜之色,回身一聲呼喝,頓時率領著數千人馬奔著前方的京都城而去。
京都城外突然出現這麼多的兵馬,城中守衛自然是早就發現了這點,可是這些守衛卻是一個個的被嚇壞了,有多久了,京都城不知多久沒有經曆過這種場麵了。
當嶽飛、、高寵他們呼嘯而來,轟塌了城門的時候,城中守衛都沒有反應過來,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寥寥無幾的幾名武士咆哮著試圖阻攔嶽飛、高寵他們前進的步伐,結果卻是被二人輕而易舉的斬殺當場。
王宮之中,剛剛成年沒有多久的崇德天皇日子其實並不好過,這些年他雖然名為天皇,其實京都的權利更多的掌握在其父鳥羽上皇的手中,至於說其心腹卻是寥寥無幾,天皇的日子也不好過。
甚至可以說崇德天皇的居所堪稱是冷冷清清,鮮少有人前來,要不是有著天皇的名號的話,都要以為崇德天皇所居乃是冷宮了。
與之相比,鳥羽上皇所居宮苑卻是要熱鬨氣派的多,京都之中的權貴七八成都是鳥羽上皇的支持者。
這一日,鳥羽上皇正同幾名心腹手下設宴狂歡,卻是不曾想一名兵衛急匆匆而來,闖入大殿之中。
鳥羽上皇眉頭一皺,看清楚來人的時候,目光之中泛著幾分冷色道:“上條兵衛,何事如此慌張,擅闖宴席,你可知罪嗎?”
上條兵衛拜倒於地道:“上皇,大事不妙,京都城外不知從何處來了一隊宋人大軍,此刻京都已經被攻破,怕是一時三刻便要殺入王宮之中……”
“噗……”
邊上一位權貴忍不住失聲大笑起來,並且指著上條兵衛道:“好笑,真是好笑啊,上皇,此人實在是太搞笑了。”
顯然這位權貴是將上條兵衛的一番話當做笑話來聽,其實不止是這位權貴,就是其他的權貴,看其反應也是一臉的好笑之色。
京都已經多久沒有經曆過兵災了,地方上諸國各理其政,真以為上洛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搞不好就是諸國共伐的局麵。
所以說京都承平日久,此刻上條兵衛竟然告訴他們,有大宋兵馬出現在京都之外,這就更加的不可信了。
不要忘了,大宋雖然同東瀛通商日久,卻是從來沒有派出過兵馬隨同商船前來東瀛之事發生過。
而且兩國隔海相望,大宋更是麵臨著幾大國家的威脅,哪裡有功夫來尋他們東瀛的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