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瑞典王位的變動與法國宮廷中的一些小事(2 / 2)

我乃路易十四 九魚 5057 字 6個月前

捕魚將鄉村居民們帶到了夜間的戶外。除了給家裡增加食物外,晚上捕到的魚還可以用來換取物品或者賣掉後貼補家用。有些魚(如鱒魚)天黑後比較容易捕獲,尤其是在有火把做誘餌的情況下。在地中海,意大利農民劃著小船用魚叉捕魚。在蘇格蘭的湖泊中,從夏末到早春都可以用漁網捕撈到大量鯡魚。一位住在湖邊的居民說:“魚總是在夜間捕獲,天越黑,漁民們越容易捕到魚。”

回複舉報|7樓2012-04-06 13:03

宇智波一達你妹

盛唐隆宋8

小偷帶來同樣的威脅。一位造訪法國的遊客發現,農民們為了保護莊稼不被偷走,整夜看守著,直到莊稼收割完後用車運回家。一個冬夜,被雇去看管一小群羊的彼德巴特勒,在一塊田中的樹籬後看到四個小偷抓住了一隻羊。當時月亮剛剛升起“明亮得如同白晝”巴特勒的槍沒能打響。小偷們反而將他痛打了一頓後又捆了起來,然後揚長而去。1555年10月的一個夜晚,一對意大利兄弟巡邏時遇到的事在田頭則比較常見。羅倫佐和吉亞科伯伯卡蒂兩人午夜起床,整夜在橡樹林和幾片田地中巡邏。兄弟倆沒有兵分兩路,而是為安全起見並肩巡邏。平常他們隻是攜帶戰斧和劍,但這天晚上他們帶上了槍。他們製止了一些胡作非為之徒,還嚇跑了幾個故意將馬放到他們家葡萄園中進食的打穀者。

最後,農夫還要將莊稼或牲口運到集市上去,而且必須趕在黎明前到,留出時間跟商販們討價還價。黑暗中,一車車裝滿了蔬菜和水果的馬車往城市方向走著,旁還跟著一小群一小群的牛羊,個個脖子上掛著鈴鐺,以免走失。夜晚,鄉村就這樣湧進了城市。在威尼斯,從淩晨三點開始,農民們劃著“裝滿了大自然所有產品”的小船紛紛到來,而一位造訪裡昂的遊客則在淩晨四點被“驢叫聲以及人們的嘈雜聲”驚醒。出發時間取決於集市舉辦的日期以及是否有月光。平時固若金湯的城池會在黎明前打開城門。城市對食品的**永遠都無法滿足,露天市場從清晨一直開放到黃昏,甚至更晚。1750年有人估計,一個星期內,就有一千頭公牛、兩千頭牛犢、六千隻羊、三千隻羊羔、三千五百頭豬以及將近兩萬隻家禽進入倫敦城。薩拉柯伯感歎道:“一天究竟要乾多少活,走多少路,夜晚動身,才能將這麼多食品運進城!”甚至遙遠的吉索爾和奧瑪勒的農民也會一路走去巴黎。梅西耶寫道:“淩晨一點,六千農民帶著這座城市所需的蔬菜、水果和鮮花趕到了這裡。”他這樣描述中央菜市場:

儘管幾乎看不到一盞燈,嘈雜的人聲卻從未停息過;交易大多在黑暗中進行,仿佛他們是另一個人種,躲在洞穴中逃避著陽光。最先趕到的是賣魚的人,他們似乎從來沒有看見過日光,總是在黎明前街燈開始忽明忽暗時回家;不過,如果說黑暗裡眼睛不管用的話,耳朵絕對管用;每個人都扯足了嗓子在叫賣。

一旦氣溫下降,鄉間居民就進入室內乾活。法國老話“冬天伴著爐火,夏天去田地森林”不僅適用於白天,也適用於夜晚。早在公元1世紀,科魯梅拉就在《鄉間》中寫到“許多人工照明下的活計”。像城市中的家庭一樣,鄉間也會紡紗織布。一位造訪瑞典的遊客認為,到了夜晚幾乎每個農民都成了織布工,有些農民窮得連蠟燭都沒有,隻能借著月光梳理羊毛。商業活動滲透到內陸地區後,農村婦女常常為當地的紡織品市場織布。喬賽亞塔克1757年寫道:“在約克郡的許多地區,小農場和有不動產的人家都進行羊毛生產。這些羊毛有的是自家產的,有的是收購的;妻子、女兒和仆人則在漫長的冬夜紡線。”

還可以在夜晚補衣服和鞋子,要麼修理或磨快農具,可能還有亞麻要捶打或者有穀子要脫粒。另外,還可以在夜裡搗碎蘋果釀製蘋果酒,碾碎麥芽釀製麥芽酒或啤酒。二月的某一天,伍德福德牧師淩晨三點起床來“釀製一大桶啤酒”。三天後,他又在淩晨一點前起床,釀製兩大桶啤酒。雷斯蒂夫德拉布雷頓在短篇《莊稼漢的妻子》中講述了冬夜“男孩們一邊聊天一邊製作撐起葡萄藤用的籬笆樁,女孩們則剝亞麻皮或紡紗”。除了自家農場的活外,桑格還在夜晚為朋友和鄰居乾各種雜活,站在敞開的門口,借著月光剝玉米或劈柴。他在4月初的一天寫道:“我整夜都在幫蒂利熬汁。”在切薩匹克殖民地,莊園主們偶爾會叫奴隸們借著月光或燭光給煙草去梗或者剝玉米。在南卡羅萊納種植園中,奴隸們常常在冬夜舂米,一些奴隸便趁機冒著嚴寒逃跑。農村其他一些夜晚乾活的人,甚至一些農夫,無疑也有過類似的逃跑念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