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今兒去鎮上是打算慢慢將客棧要用的東西給置辦回去的。
前頭日子忙著辣椒的事,顧不上,這騰出手了,該置辦的當然要置辦起來,到時候客棧一旦落成,就要找日子開張了。
她昨兒往村長爺爺家去告訴村長爺爺地契辦下來的事時,順便也讓村長爺爺幫忙看個日子的。
他家有老黃曆,村長爺爺本來也會看這些的。
鎮外往南的鎮口邊上的陶窯每天都出產不少陶件瓷件的,自個上門去挑,價錢比在鎮上鋪子裡買便宜些,畢竟這是一道手嘛。
宋秋去買過兩回大缸了,自覺熟悉,上回也特意看過那些盤子碗的,這回,自然還是往那去。
陶窯還是上回那管事,還記得宋秋,見她又來照顧生意了,還是要買碗碟盤子這些,他抽不開身,特意叫了個小管事跟著,招待宋秋。
沒人預訂燒好待賣的碗盤專門有一個屋子放著的,架子分門彆類的擺放的整整齊齊的,供人挑看,十分便利。
都是普通的瓷器一類的,主要是適用,也不講那麼多花花道道。
做菜的,就看這東西裝什麼菜合適不合適嘛。
宋秋滿屋子看了一圈,很快就定了下來。
青花小碗四十個,同花色的普通大小的盤子二十個,稍微又要大上一些的口子深點的盤子十個,還有青花大陶碗,口直徑比水桶稍小丟丟的,五個,另外,純白帶點灰的普通大陶碗,也是五個。
客棧就算一個時間全坐滿了,這些碗盤也夠用了,買太多也是浪費。
那小管事隨著宋秋點,一邊記下一邊讓小夥計幫著用鋪了厚厚稻草的筐子小心的裝了,免得磕了碰了的。
等宋秋點完,他這邊也把賬算來了,
都是進價,沒有二道手的那層,這所有的加起來,也才三百五十文。
宋秋聽這價錢,覺得果然還是便宜的,結了賬,讓杜傳福兩個把裝好的筐子搬上騾車,坐上騾車接著回鎮上去。
又去了張記雜貨鋪,買了兩個托盤,兩把菜刀,兩塊菜板,兩個大鐵鍋,一個木桶飯蒸子。
米麵這些她打算後兒再來一趟,出來張記雜貨鋪就往布莊去了。
還是上回她奶帶她來過的那家,汪記布莊,賣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價格實惠。
宋秋看了一圈,扯了兩種布,一種普通的粗棉布,隻扯了毛藍色,另一種細棉,扯了青色和粉色。
這兩種都分彆扯了不少,還有白布,一樣的也扯了相應的數量。
估摸著夠做不少的被褥了,先就這些,回去做好了再差的再來。
便接著稱了棉花,六十文一斤的棉花可不含糊,這也是最便宜的價了,宋秋想著摻了柳絮可不像,便直接按六斤棉花一床被子的量來稱的。
足足稱了一百斤的棉花,光這就去了六兩銀子。
幸好普通的粗布也才八文一尺,細棉貴點要十五文一尺,布料上給了她安慰,想著六兩就六兩吧,誰叫棉花這麼貴呢。
這麼大筆生意,那老板娘可高興得不行,倒也豪爽,二話不說給她抹了零頭不說,還送了她一大包碎布頭和不少絲線。
宋秋看著那碎布也有很大一塊的,縫縫補補做些枕頭也是行的,當下也高興的說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