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黃帝巡遊(2 / 2)

歸一 風禦九秋 5501 字 8個月前

去到九黎已是二更時分,九黎的城門已經關了,守城的士兵發現二人,立刻開門接迎,與此同時派人急告黎親王。

不多時,黎泰率領隨從趕到,將二人接入王宮,款待接風。

用現代的話說九黎是吳中元的姥姥窩兒,他來了,按理說姥姥舅舅以及一乾表姐表妹都得出來見個麵,但黎泰知道吳中元與自己的姥姥有些間隙,便不曾召集眾人前來相見,隻是以君臣之禮接迎招待。

在廚下準備飯食的這段時間吳中元將龍涎香一事與黎泰說了,又詳細商議了細節種種,隨後互換帶有彼此靈氣的定位之物,以便三月初三當日能夠及時聯絡。

不多時,酒宴準備妥當,用現代的話說屬於輕度奢侈,吃飯的時間吳中元也沒有浪費,詢問黎泰所轄城池今年農耕的準備情況,以及近段時間黎泰的轄區內有沒有什麼突發性的事件。

晚飯過後已是三更時分,但吳中元並沒有休息,而是與薑南和黎泰帶著祭品供物前往青龍駐守的東關,將昨夜準備好的賦詞鄭重宣讀,以正功臣之名,以慰老臣之心。

聽罷吳中元的賦詞,青龍上浮出水,挺身龍吟,青龍風燭殘年,垂暮老朽,龍吟低沉,欣慰之中大有悲意。

與南關一樣,東關的東軍大營也正在營建,此時外圍防線已經完工,駐軍營地也已經搭建完成,先前派來的低階勇士也已經就位,一萬守軍也正在征召挑選中。

由於時辰已晚,吳中元便沒有驚動東軍大營的守軍,淩空巡視一番便與薑南和黎泰回返九黎,回返途中問起黎瀾山的情況,黎瀾山就是活了五千多年,自現代想要殺他的那個鳥族勇士,此前他曾經與黎泰去往黎瀾山所在的城池,阻止他人霸占黎瀾山的女人阿蘭,並為其賜婚。

這是吳中元親自交代的事情,黎泰豈敢怠慢,吳中元問起,便詳細稟報,隻道黎瀾山已經自東軍大營召回,不久之

前已經與阿蘭成婚,黎瀾山臥病在床的老母親也得到了救治,而今已經能夠下地行走。

聽得黎泰彙報,吳中元滿意點頭,隨後又問起那些家中有老人無人贍養,有子女無人撫育的勇士有沒有自東南兩軍大營召回,駐守兩方大營的勇士兵卒的家眷有沒有得到充足供養。

黎泰回答已經奉旨督辦,妥善安置。

回到九黎已是四更時分,薑南先往臥處安歇,吳中元與黎泰飲茶說話,此番說的是對周饒國眾人的安置問題,他準備讓周饒國與隗城眾人做鄰居,他們原本生活的區域都靠近南海,此番北遷,儘量安排他們毗鄰東海,但過分靠近外圍,安全問題又得不到保障。

鳥族本來就擅長冶煉金屬,而周饒國又擅長造物,兩者可以聯手協作,自鳥族與熊族之間的內陸將周饒國妥善安置,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處大型的兵工廠至關重要,包括天罡弩和地煞弓以及各種火器兵器和盔甲都可以加工熔鑄,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彆人吳中元也不放心,便交由黎泰親自負責。

這都是急事兒,馬上就要派勇士巫師驅策坐騎前去南

荒接人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好,不能讓周饒國人感覺受到了冷遇。

當黃帝不是成天吃喝玩樂,驕奢淫逸,黃帝就是一個大家長,小事兒有下麵的官吏分憂,但大事兒還得自己權衡定奪。

馬上就是晨議的時間了,也不用睡了,直接上朝晨議,吳中元不在的時候黎泰坐王座,吳中元來了王座就得讓給他,黎泰自居旁座。

一個好領導是不會輕易越級指揮的,吳中元也沒有過多的對眾勇士提出什麼具體的要求,而是將近段時間朝廷的一些重要舉措以及境內境外發生的大事向參加晨議的勇士簡略說了,此時朝廷已經將他晉身玉虛一事遍告各大垣城,眾人都知道他晉身玉虛,再聽得他自南海大發神威,且中原諸事都在向好的地方發展,無不心中安定,士氣高漲。

隨後吳中元又對黎泰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沒有稱呼黎泰為黎親王,而是以舅舅稱之,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他出身熊族,又娶了牛族的薑南為皇後,卻唯獨沒有與鳥族和親,鳥族眾人免不得會憂慮忐忑,擔心自己成為後娘養的孩子,得讓鳥族眾人感覺他們也是自己人,中原各族一家親。

一個好皇帝不但需要能夠處理政務,還得能夠處理人際關係,早些時候吳中元以為自己並不擅長處理這些,但是到得這個位置,很快就進入狀態了,其他事情實則也是這樣,感覺自己不行是因為沒站到那個位置,勇敢的往前走,很快就適應了。

晨議過後就是家人見麵,薑南臨行的時候知道要來鳥族,便帶了不少首飾,賞賜諸人。

上午辰時,吳中元和薑南離開九黎,趕往北關。

途中經過一些鳥族的城池也會下去察看一番,體察一下民情,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大部分人仍在溫飽線徘徊掙紮,這也沒辦法,凡事兒都有一個過程,他登基時日尚短,民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提升和改變的。

每到一處城池,主事之人都能在第一時間猜到他們的身份,二人身上的穿戴是原因之一,但很多下麵的邑城和圍城城主並不知道黃帝和皇後平時穿的是什麼衣服,他們之所以能夠猜到二人身份主要是因為二人氣度不凡,身居高位的人大度從容,自帶氣場。而能夠主政一方的官員都是明眼人,不可能連黃帝皇後都分辨不出來,似後世那種皇帝微服私訪被地方貪官抓了,然後亮明身份,懲治對方的低級裝吡情節現實中是絕

對不會出現的,因為完全不符合邏輯。

自東關去往北關路途相對較遠,加上中途多有耽擱,一直到日落時分二人方才趕到了玄武鎮守的北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