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於此刻,諸君共見! 快樂的童年……(2 / 2)

那個被鄧羌甩脫的長刀砍到馬腿,然後從馬上摔下來的楊羅是當場死亡的,他掉下來直接被倒下的馬壓到了脖子,加上後麵逃跑的人騎馬衝上來,現在身體都被踩成了爛泥,就剩下一個腦袋勉強能辨認了。

這腦袋昀哥兒覺得還能用,所以忍著惡心問薑光能不能保存一下。薑光就找來了生石灰給這顆腦袋處理了一下,加上現在是冬天,爛得也比較慢。

這些處理完之後就是處理那些民壯的屍體了。

這些屍體都全部被小心收斂了起來,現場也找不到什麼能用的東西,隻能先用馬皮給他們裹好,回頭再送去他們家裡。

同時還得對他們的家裡人進行撫恤。

自從成立鄉勇兵之後,昀哥兒就專門去問李複,找過一些梁國關於士兵的一些待遇問題研究過的。

然後昀哥兒就發現梁國現在是腐朽得不成樣子了,可曾經它也是輝煌的。比如自梁國之前的朝代,其實朝廷對士兵都是沒有明確法律出台的撫恤金製度的。甚至更早更早還是要當兵的自帶武器跟乾糧從軍,沒有任何軍餉,唯一的好處就是可能會因為有戰功而博出頭,最終獲得官位。

後麵的朝代有所進步,但主要也是針對有品級的軍官。

戰死之後,對家人有一定的免稅製度,甚至還有一筆金錢補償或者是給予田畝。但這些不固定,能拿到什麼都看當時的主官怎麼給你爭取,也看時任皇帝跟朝堂諸公是個什麼狀況。

而到了梁國,那位開國皇帝正式從法律層麵上確定了撫恤金製度,甚至有專門的法律對士兵的各項問題進行管製,如《軍防令》就是規定了邊防士兵應該怎麼練兵、防衛。

《捕兵令》則是詳細規定了逃兵應該怎麼追捕,追捕後的處置方式有哪些,更有《職述令》,則是規定了各個等級士兵的軍餉以及士兵死亡後應該得到的各類補償等。甚至詳細到士兵是在戰時死亡還是在營地突發疾病死亡,都有不同的賠償方式跟金額。

當然能夠維持這些製度的隻有梁國的前期,到了梁國中期時這些製度已經開始崩盤了,現在更是放屁了。

如果按照《職述令》,這些民壯是屬於士兵預備役,然後在剿匪中犧牲,那麼他們能夠獲得的撫恤就是朝廷會準備一套壽衣,再把壽衣放在空棺中送到死者家中,最後由家裡人換衣入棺。

如果家中還有青壯年,則可以補犧牲者的缺。如果沒有,那麼家裡人就可以一次性拿到對方半年的工資,另外再給絹綢布匹一匹,這些就是全部的了。

如果按照梁國法律的製度執行,對今天這些跟他一起出來打氐族、羌族的民壯跟鄉勇來說,他們照樣會感激涕零。

誰叫梁國賴賬太久了,擺爛也太久了。現在隻要彆人稍微按照規矩辦事,那在對比下這個人簡直好得不可思議。

可昀哥兒卻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畢竟是要造反的,人心要收索性就收的彆人無可指責。但也不能一味隻是給錢,不然他們當兵就全是利益驅使,雖然在金錢的作用下也能夠激發鬥誌。可這樣一來,以後很可能變成士兵戰前就要錢,聞錢欣喜,不見錢財就不聽調令,到時候也麻煩。

抽空的時候,昀哥兒一直想著這事兒。

順帶還去看了看固關鄉的鄉民,這些人也早就醒了,昨晚給的棉衣已經被烘乾,這會兒一個個衣服也都裹好了。

比起昨晚,今天的他們似乎恢複了一些生氣,隻是還是縮在一起不敢說話。最後還是一個五十多歲卻老地跟七八十歲的老人顫巍巍站起來,然後看著被薑光他們圍在一起保護的昀哥兒就跪下了。

昀哥兒才知道固關鄉沒有縣軼,但有老,也就是他了。他年輕時候讀過一點書,所以還有一些文化。因此也是吃飽喝足之後最先恢複精氣神,能清楚講話表達的人。

固關鄉這些年一直被劫掠,青壯大多被殺死,到現在沒多少人了,糧食也就沒法種了。就這樣,前些年還有隴縣的人來強行收糧,真的把他們逼得什麼辦法都沒了。

李複來了之後稍微好一點。

大概見這裡困苦,那些收糧胥吏知道李複不是大貪之人,也怕固關鄉的人去隴縣狀告,於是就不太往這裡來了。

這裡真榨不出油水了。

於是這些人就苟延殘喘地活著。

這裡窮苦是地理位置造成了,昀哥兒想了想,隻能帶他們往堎底下鄉方向撤。沒辦法,現在隴縣沒多少兵馬。要是兵馬充足,誰還敢過來劫掠?直接從隴縣出兵就可以了。

“大人。”三老顫巍巍地哭著。

既欣喜遇到了一位好官,也感歎自此要遠離故土,這把年紀還要埋骨他處的悲哀。

昀哥兒讓他起來,他一寸寸慢悠悠從破敗的固關鄉看過去,這裡明明是這些村民的國家村民的故土,可是那些異族人進出這裡卻如無人之境,甚至他們自己打仗都把戰場定在了彆人的地盤裡。

可恨!

“薑叔,在這裡立個空白石碑。”昀哥兒稚嫩的聲音響起。

其他人詫異地看著他,昀哥兒不知道怎麼的,心中也湧起一番激蕩,他終究是這個時代的人,而不是活在記憶中大學生昀哥兒的朝代。

昀哥兒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請諸位見證,予我李氏十年時間。十年內必讓你們回歸此地故鄉!更要馬踏異族,於此處對此碑祭拜那些無辜死去的青壯!”

“天地先祖,皆可見證!”

老帶頭重新跪下,原本被苦難折磨得早已沒有了眼淚的眼睛,可此刻竟然發現他還能哭出來。

原來終究還是有人沒有忘記他們的。

那麼,於此刻,諸君共見!

願李家氣運勃發,兵道昌盛,以兵之凶險行人間正道,早日帶他們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