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有匪徒下山來 快樂的童年(1 / 2)

天才稍亮, 隴縣這兒就響起了爆竹聲。

今年的隴縣可比去年熱鬨得多了,歸根結底是人口多了, 還有就是不少人手裡都有了不少餘錢。

沒看那些鄉民都能進縣,多少買一塊布或者買點肉回家,再不濟也買點飴糖讓家裡的大人小孩沾點甜。

要是往常,哪裡有這樣好的光景哦。

在熱鬨中,一衙役一大早上加個班抱了一大包的財報在街上走著,今天是今年最後一季度的財報。公告欄那兒的已經貼好了, 剩下就是訂報要送上門的。

沿著小路兜兜轉轉,衙役很快就看到了一處三進兩出的屋子,這屋子一看就是剛剛打掃過, 到處都透著一股乾淨的味道。

“您來了。”門口的小廝早等著呢,看到衙役就要拉他進屋子去歇歇腳。

今天可是過年,誰來了主人家基本都客客氣氣的, 再說對方還是個衙役,總說民不於官鬥,就算是個小衙役也不願意得罪他。

衙役也笑,趕緊把手裡的財報遞給對方,“我就不進去了, 手頭還有不少要送。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季度財報, 還有一份特彆年度特彆刊,麻煩拿給陳老爺, 再祝他新年快樂。”

似乎也早預料到衙役大概這時候來,那陳大戶自己估摸時間自己來了。笑嗬嗬就朝衙役拱手,“辛苦辛苦,過年好。”

說完又給衙役遞過去一個紅包。

衙役接過稍微摸了下,裡麵大約隻有幾個大錢銅幣, 他不怒反喜,更加高興地跟陳大戶說了幾句客氣話才走。

陳大戶拿著財報一直看到衙役不見了身影,這才感歎隴縣是真變了。

以前這上到縣長下到衙役哪個不貪,幾個銅幣給出去非得讓人家記恨不可。可現在是給多了人家不收,還得罪人家。

陳大戶哪裡知道,對於縣衙的三班衙役昀哥兒都已經培訓過了,他們這些三班衙役不少都要外出的,難免有人要送禮給錢。

昀哥兒也明說了,拿點小錢就是圖個吉利,今天用這點錢買個蒸餅吃吃沒關係。但要是大貪特貪,那又是另外的關係了。

為此還在三班衙役中抓過典型,不僅開掉了幾個,甚至還有衙役直接被投入縣衙大牢的,現在都還沒出來。剩下的衙役大多都是性格謹小慎微,就算有賊心也沒賊膽的那種,一時倒是也刹住了那股跟強盜差不多似的貪錢風氣。

陳大戶感歎幾句,回屋子就先看起了特彆刊。

一打開他竟然發現所謂特彆刊竟然一張繪畫,水墨繪畫,畫的是良棲鄉如今完工大半的模樣,畫中有今日的落雪紛紛,有垂髫小兒門外掃雪,有彎腰老者取柴燒火......

好一幅冬至民生圖。

這畫應該是這兩日完成的,畫中還蓋了李複的私印,同時在留白處寫了一段感謝的直白語言,上寫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此為陳公大義,李氏與良棲鄉眾民拜上。

“哎呀。”陳大戶忽得手一抖,竟然差點落下眼淚來。

他原來捐錢、訂購財報,多少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是在李大人那兒留個好印象。沒想到他的這點錢財竟然換來了李大人如此赤忱以待,陳大戶一時隻覺得心中萬分羞愧。

小心收起了這民生圖,陳大戶打算一會兒就把這圖上貢到先祖那兒祭拜一番,同時喊道:“來人,去糧店那兒多采購一些糧食,一會兒讓人送去良棲鄉,說是我陳敬給他們拜年了!”

良棲鄉。

比起其他幾個村子,良棲鄉算是建設得最快的,一年的光景,這村子的房屋大致都建造了七七八八。一間間的屋子雖然都建造得不大,可也是有窗有炕能避寒的房屋。屋子更是壘實了地基,四周牆壁也用上了石磚,然後用混好的泥抹得平平整整。

這樣的屋子,他們不少人逃難之前也沒福氣住的。大多都跟當時的固關鄉人一樣,都是住的棚屋或者是草屋。

而此刻良棲鄉靠近村口的一間屋子裡,譚老漢一家五口人正在門口的位置取柴燒著火,一人一個手裡還都拿著好大一張蒸餅。這蒸餅也不是乾吃,再看,蒸餅裡麵還裹著一些肉餡。

這會兒天寒地凍,烤著暖烘烘的柴火吃著蒸餅,真是給他們神仙日子也是不換的。

譚老漢吃得小心翼翼,一隻大手拽著餅,一隻手下麵接著,不浪費一丁點餅屑。

“今天陳恩人來給我們拜年,這裡每家人都送了好幾斤的糧食呢。”譚老漢妻子想著自己家裡人的那袋糧食,心裡不斷念叨陳敬對他們的好。

譚老漢呼出一大口滾燙的熱氣,扭頭一看就看到妻子正在小心給他老娘掰著蒸餅,他老娘牙齒都掉光了,現在吃東西要先用水泡開再慢慢吃。

他老爹好一些,不過年紀也大了,乾不了重活。家裡除了四個大人,就是還有個十四歲的女兒。

譚老漢還沒說話,就聽到自己爹囫圇地開口,“好光景...我這樣的年紀還能吃白麵蒸餅,好光景。譚興...那耕牛喂了嗎,不敢餓瘦,人不吃都得喂牛,餓瘦了明年開春乾不了活,不種糧天劈你啊。”

譚老漢的爹有些糊塗了,說話也不清楚,有時候講話顛三倒四,可他說的是老一輩的道理,譚老漢也願意聽。

十四歲的女兒譚花立刻說道:“喂著勒,這大耕牛我們是借得李大人他們的,也不收我們租錢,可不敢喂瘦。”

譚老漢爹頓時滿意的哎哎了幾聲。

譚老漢看著人高馬大的女兒,忍不住笑道:“花兒也這麼大了,良棲鄉明年房子造得差不多了,咱們就要開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