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主公,齊國風雲(一)(2 / 2)

蘇先生也辨認出此人乃燕國朱子臣,乃燕國新銳之將,舞得一手好槍法,乃此番燕國派來援薛的將領之一。

蘇放與他曾在燕國宴會上見過一次麵,但並不熟悉,眼下湯子臣換上了燕國戎裝,而蘇放卻變成了一個衣不遮體、蓬頭垢麵的乞丐,所以兩人一時都在辨認對方身份。

“放是落魄令子臣不敢相認,可子臣這一身英氣勃發卻是令放眼前一亮啊。”蘇放拱手笑應道。

兩人談笑風生,由湯子臣引領進入了洞室內,此處開辟了一間議會室,不說多寬敞,但也能容納數十人站立,中間則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正鋪陳著臨淄皇宮周邊地圖。

“諸位、諸位啊,放因事耽擱來遲了,著實對不起諸位啊。”蘇放欠身一揖朝著在場的援軍真誠致歉。

此番前往的秦國越子諫、魏國公孫霖、燕國湯子臣、趙國戚冉,另還有一些議事將領當即回禮。

“無須如此,我等亦方得召令於此集合不久,蘇放兄來得剛好,咱們且開始吧。”

蘇放道:“好!”

——

立秋後不久,齊國藺南忽然爆發了一場內戰,有農民揭竿起義,將整個堰陽縣都占領了。

這場戰事起因不過是一處鄉下河堤滑坡,半夜來勢洶洶淹死了村中十來口人,縣丞得知此事,唯恐壞他政績,便召集了周邊農民與發災村落剩餘的農民皆征去修緝河堤,不去者或延誤者卻刑重或死。

官兵不出人,卻隻欺負農民與災民乾活,這已令不少人情緒不穩,不料過了幾日,寧長鄉便又是大雨連連,兵衛監守不容怠工,便又衝毀了數十家,害了幾十人口,這便引來更多人的不滿與口伐。

便在此事,又有心之人煽動死者家屬與受災無辜遭難群眾,前往縣內官府索要“救命糧草”暫緩災情,隻是這官府曆來便是有進無出,自是不肯理會,並派人出手教訓生事者,意外中卻打死了幾人,這便是一下將災民內心的仇恨之火全部點燃。

便由人憤慨講:自齊湣王當位,法令是一年比一年更嚴厲,但善政卻是半分不曾見過,賦稅、兵役徭役、刑法每一項都像壓在咱們民眾的頭頂的大山,與其讓他們這樣磋磨死,還不如反了這天!

因為這些人曾得過孟嘗君對災區的饋贈與安置,也聽聞過孟嘗君的善民與財大氣粗,這些人便念著孟嘗君乃一位難得的投奔對象,於是他們便打著他的名義號召天下,揭竿起義。

這事情便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大,瞞是瞞不住了,縣丞隻能層層上報,待齊宮中得到這個消息時,齊王便已是坐不住了,他心想我絕不能重蹈覆轍當初周國農民造反的災難,於是他立即當機立斷派了一批官兵前往剿滅。

隻是短短數日整個寧長鄉便已被這些農民控製住了,齊國的官兵一路追擊,最終被引入深山,難覓反賊,返途時反被剿滅。

對此,齊王聽後自是氣得大病了一場,接下來的事情便也隻能由薑斐跟薑宣兩位公子暫代主事。

薑斐按照之前齊王對他的交待,既沒懈怠外事,亦加緊了安排孟嘗君在觀星台上祭父。

同日,“陳煥仙”也被一同安排進了前往觀星台拜祭的隊伍中。

薑宣在得知此事時,心中莫名感到一慌,他去找薑斐問:“兄長前幾日與宣講,煥仙與孟嘗君不日便會各奔東西,如今那孟嘗君去祭父,又何需將煥仙送與他一塊作堆?”

薑斐得知薑宣心底的不滿,便溫聲相勸道:“那孟嘗君乃一小人,為自身利益卻舍棄了隨他勞苦功高的家臣,兄便是要讓他親自講出好讓陳煥仙徹底對他絕望,如此弟方能既得她一身才能所用,亦得其用心儘忠啊。”

薑宣一聽他的安排原來是這樣一番緣故,隻是,他心底亦有想法,他遲疑道:“煥仙為人冰雪聰明,未必不察其意。”

“那又如何?即便知道那孟嘗君是口不對心,可實事上他的確是為保自己而舍棄了她,而正是因為她聰慧,便愈發容易慧極必傷。”薑斐道。

薑宣卻顰眉道:“我並非想故意令其難過。”

薑斐聞言,心底歎息,他道:“弟莫要多想,到時你好言相勸,豈不是水到渠成,與她重修同窗舊好?”

薑宣聽這話,便一下沒了言語。

見他努力維持表情的平靜,但麵容仍難掩那幾分透露的憧憬喜色,薑斐隻覺心底在淌血。

宣弟如此看重那“陳煥仙”,倘若陳煥仙當真被殺害了……宣弟該有多痛心啊。

可父親那邊……他卻是不能違背啊。

自古忠(君)義(情)兩難全,老天當真是要將他撕開成兩半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