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開荒種田(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775 字 3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首先要明確一點,開荒算不算自己的。

劉小胖的祖上,世代在州郡做官。祖父劉雄官至東郡範縣令,父親劉弘也曾舉孝廉,若不早逝,必為官。家中不缺漢律。

翻看後,頓時鬆了口氣。

總的來說,漢朝是鼓勵農民開荒造田的。

“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穀之土未儘墾,山澤之利未儘出也,遊食之民未儘歸農也”。省諸用,寬賦稅,獎勵百姓開荒種田,積糧解困。民戶免三年租稅。所墾地,溝洫縱橫,方整有序。

諸如此類,幾乎是整個時代的共識。

也就是說,開墾的荒地,不僅算自己的,還能免三年租稅。

當然也有不小心把有主之地二次開荒,引來殺身之禍的先例。

除此之外,還要看這些所謂的荒地,是不是“公田”。公田亦稱“官田”,指封建國有土地。漢代的公田包括多種:有“苑囿園池”、有“江海陂湖”、有未辟的“草田”、有無主“荒地”,還有朝廷沒收的土地,等等。

所以究竟是不是無主之地,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樓桑村都是劉氏宗親,老族長治理有方,鄰裡還算和睦,斷然不會出錯。隻是看過田畝草圖後,劉小胖發現,基本上能辟為良田的地塊,都是有主之地。那些犄角旮旯的荒野,不僅遠離村舍,通行不便。靠近荒山野嶺,也多有野獸出沒,十分的危險。

年前經常和小夥伴們捉蟲放馬,對莊子已十分熟悉。想來想去,確也沒找到可耕之田。

“如何?”見劉小胖蘸著清水,在書案上寫寫畫畫了一整天,母親隨口一問。

“沒有頭緒。”小胖子實話實說:“村中良田皆有主。無可辟之田。”

“劉氏族人遷居於此,已曆數代。能開辟的荒地,皆已開辟。如你所說,剩下的多是無可辟之田。”母親並不意外。

“嗯……”劉小胖輕輕點頭。

要說四百年後的大漢,開荒已經開到了何種程度。看看滿山遍野的區田,就可知曉。

辟在丘陵緩坡上的田地,被稱為“區田”。《汜勝之書》上說:“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山坡、丘陵、土堆、斜坡,但凡是能開辟的,都被辟成了區田。

樓桑村周圍沒有高山,隻有些低矮的緩坡。隻因樹高林密,稱之為山野。進山,其實就是進入密林深處。

大體來說,西高東低,還有數條溪水環繞。

“溪水環繞……”似乎想起什麼的劉小胖,忽將目光投向了村南的一條淺溪——清溪。

小溪的名字,實在是太普通。劉小胖相信,不出十裡,定還有叫清溪的水流。就像自己那匹叫大黃的母馬。大黃馬,名字也實在是普通。

清溪流過樓桑村後,注入一片名叫白湖的水澤。

清溪、白湖,名字起的那叫一個簡單明了。

問題就出在清溪上。

“清溪有什麼問題?”彆說母親,就連抽空湊過來的公孫氏也好奇的問道。

“清溪沒有問題。”結合記憶,劉小胖漸漸有了眉目:“公孫姐,明日陪我走一趟清溪。”

“也好。”對於劉氏宗族口口相傳的麒麟兒,公孫氏也十分的好奇呢。

涿縣水澤頗多。

天下九澤之一的大陸澤,就在不遠的钜鹿國。

司馬遷《史記》中載:大禹導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河即黃河,大陸即大陸澤。《山海經》稱大陸澤為泰陸水。《爾雅·釋地》:晉有大陸,亦指此澤。

翌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