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 守土有功(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66 字 3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烏蓮行的是烏桓習俗。本與劉備這個漢家宗室無關。然,烏桓內附,早已漢化。自行與塞外諸胡區分。被賜漢姓,也是慣例。曆代多有匈奴、烏桓頭領被賜國姓。

這群雜胡以‘劉’為姓,也有理可循。

劉備這便上報州郡。州郡不敢定奪,便將陸城侯殺儘胡酋,善待婦孺諸事。六百裡加急上達朝堂。

全憑聖上定奪。

按照我朝懷柔慣例,多半不會為難。畢竟,北匈奴、烏桓,眾目睽睽,可都看著呢。若儘殺婦孺,往後還有誰肯來歸附?

劉備本來以為,殺人夫、人父,乃不共戴天之血仇。不料烏蓮卻嗤之以鼻。

說,殺父算不得什麼,殺母才是大事。蓋因母親氏族會來尋仇。而父親殺了也就殺了,大不了把兄弟也殺了,如此便無人會來尋仇。故而時人說烏桓‘食肉飲奶,民風彪悍’。又‘貴少而賤老,怒則殺父害兄,卻不害母親’。便是此因。

劉備這便心安。令數千婦孺遷往西林邑,與烏蓮族人雜居。

聽聞此事,閻柔、閻誌兄弟也求劉備,將數百漢奴一同遷入西林邑中。這些被馬賊豢養,長大後本應充作馬賊奴兵的漢娃,紛紛以閻為姓。於是,西林邑便有三個大姓:烏、閻、劉。

車樓未造好前,帳篷高車先暫住。駕車來的胡馬,也交給婦孺飼養,算是讓他們有個依靠。馬匹金貴,尤其對胡人。

西林邑中諸事,皆有烏蓮、閻柔負責。邑中幼童習文學武,與樓桑邑並無不同。

漢化的烏桓,也是自家人。劉備一直是如此想,亦是如此做。

母親聽聞馬賊婦孺車載而來,又親見了幾名頭目妻子,見她們頗為良善,又精於胡織。這便將編織金絲毛毯的手藝,也傳授給她們。讓她們能早早的自食其力。

婦人們感恩拜謝不提。

樓桑邑和西林邑,並無嚴格的邊界。邑中孩童皆可四處玩耍。黃敘就喜去西林邑中牧馬。小孩子們拌嘴鬥架,實屬正常。無奈奔牛兒身攜萬人敵的基因,便是比他大的少年,也不是對手。號稱‘打遍二邑無敵手’。

於是不分漢胡,但凡是邑中孩童,皆以黃敘、太史慈等人馬首是瞻。

樓桑繁華,遠超上穀。

生活便利,更非邊疆可比。婦孺在追隨馬賊前,亦各有部落,多半被馬賊強搶屈從。如今追隨劉備,也彆無不同。很快就安於現狀。西林邑車樓環伺,當中一塊頗大的草場。平時草料多以新鮮稻草輔以豆料、麩皮,也不光吃牧草。養馬足夠了。

西域苜蓿亦在西林邑中廣為種植。形似三葉草,耐乾旱冷熱,產量高而質優,又能改良土壤。主要用製乾草、青貯飼料或用作牧草。

後世,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喜食。苜蓿莖枝收割後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莖,每個生長季內,可收割牧草十餘次之多!

劉備豈能不喜。

西林邑中孩童,皆喜學武。劉備便在演武場二樓軍事學堂內,另開一軍塾。專教這些孩童習文。

本以為這些孩童苦大仇深,不堪大用。不料後來皆成虎賁。彼此熟悉,同仇敵愾。組成隊、伍,戰力彪悍。乃白毦精卒最大兵源。號曰:西林。先有順陽,後有西林。隨劉備征戰天下,皆世之強兵。

春,二月,己巳,赦天下。

劉備覺得,當下任俠習氣頗重,是不是也與大赦實過頻繁有關啊?

與上次複爵不同,州郡上報洛陽朝堂的樓桑諸事,很快就得到了批複。公文中讚劉備‘守土有功’,還說他‘折節禮士’‘功於行陣’,乃‘折衝之臣’雲雲。又說,功勞已記下,待立新功,再另行封賞。

換句話說,這一千餘顆胡賊腦袋,還不足以擢升劉備為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