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七日血戰(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49 字 3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目送大大小小,十幾個部落大人們,走出王帳。檀石槐頹然癱坐下來。

那晚,劉備少年英姿,仗劍直闖王帳。

檀石槐恍惚看到了年十五,卻勇健智略,單騎追趕抄掠外祖父家牛羊的異部首領,所向無敵,將被搶牛馬儘數追回的,自己。部落畏服。施法禁,平曲直,無敢犯者,遂推以為大人。

今日之劉備,便是明日之檀石槐。

唯一不同,劉備乃是大漢宗親。與鮮卑勢不兩立。檀石槐自覺時日無多,便想趁劉備羽翼未豐,親提十萬大軍,將其扼殺在白檀城中。這便是大軍圍城的動因。

血戰三日,損兵折將。本打算連夜退兵,細作卻帶回城中缺箭的消息。心有不甘,又戰三日。

如今勝利在望,焉能死心!

行百裡者半於九十。

護城河被填,甕城已破。漢軍技窮,放出毒煙,險害自己。乃是強弩之末,必不能持久。隻需攻入城中,憑此堅城固守,取食城內堆積糧草,加之麾下數萬控弦之士。即便三路漢軍追來,亦不足懼。畢竟,皆是騎兵的三路漢軍,也缺攻城利器。

如此,形勢逆轉。想守便守,想戰能戰。待漢軍攻城乏力,便可趁機殺散殘兵,突圍而去。即便雪大,憑此堅城亦足可熬過寒冬。

若如此,此戰亦算慘勝。

如今再行退兵,正如先前對三部大人所說,前後皆有漢軍圍追堵截,必定死傷慘重。丟掉了賴以生存的“水草”、“芻禾”、“鹽地”,牛羊牧民被烏桓、匈奴所掠。大軍無處為家,食不果腹。如何能熬過這個寒冬?

三日前,尚可退。血戰六日後,唯有強攻一途。

退兵之險,自古便有。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各種奇招,花樣百出。便是為迷惑敵人,行金蟬脫殼之策。

退兵為何險之又險。乃因退兵勢弱。士氣多低落,軍心不穩。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兵敗如山倒。且前軍變後軍。輜重糧草,皆拖在後方。若敵揮軍掩殺,縱火燒糧。軍心必亂。故而,良將多戰勝退兵。趁小勝士氣高漲,敵軍新敗亦不敢追趕。且退兵時必有一支強兵斷後。又或是選險要處設伏。亦或是放火、決堤阻斷道路,諸如此類。

斷不是,說退便能退。以此時鮮卑為例。輕騎自能退走。可滿營輜重糧草,又如何能跟得上馬匹?

斥候來報,三路漢軍已合兵一處,直撲白檀城。還有一日便可抵達。

此時若退,即便輕騎能全身而退。輜重糧草、各部牧民,還有漫山遍野的牛羊,何以幸免?

失去輜重糧草、各部牧民,遍地牛羊。隆冬將至,冰封萬裡。大軍又如何獨活!

退無可退。

三部鮮卑大人又豈能不知。

是夜。

白檀城內火把並舉,堆光如晝。

頭戴呼吸麵罩,全身裹滿皮革的工匠,連夜清理甕城積屍。取土掩埋餘燼。不等毒煙散去,又搬磚填充門洞,封死入口。武庫中的兵器甲胄箭矢,儘數分發,補充累日耗損。人馬皆飽食,枕戈待旦。

眾將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