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洛陽邸報(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45 字 3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三月末,朝堂有六百裡加急送到樓桑。

函中還夾著一份邸報。“邸報”又稱“邸抄”(亦作邸鈔),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上錄朝廷內外諸情。乃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文書,及政事軍情的文抄。

邸報中,詳細記錄了劉備返回樓桑後的諸多軍情。

大閼氏返回部落。高車十二大部,暗中聯合。趁副伏羅氏宴請鮮卑大單於時,舉兵發難。當場斬殺檀石槐一眾親信,並將數千顆硝製好的首級送到白檀城下。

夏育等人已校驗,確認檀石槐全家在列!

大單於果然難逃一死。

高車十二大部又聯名上書。請求南下歸附。副伏羅氏更是舉族南遷,穿越大漠,立王庭於白海之濱,與漢軍接洽,以示心誠。

傳言聖心大悅。已詔封副伏羅氏為歸義王。並將白檀城下數千鮮卑俘虜並部族,交給副伏羅氏統領。

鮮卑覆滅,高車又來。

劉備歎了口氣,不知是喜是憂。

副伏羅氏竟敢立王庭於白海之濱,此時,東西皆有鮮卑殘部,南麵又是三路漢軍駐守的白檀城。如此膽色,非同尋常。

繼檀石槐之後,草原又要出雄主?

劉備微微頓了頓,再往後看。皇帝廷議,問政群臣。左右皆說可行驅虎吞狼之計。高車在北,三郡烏桓和南匈奴在南。若上下包夾鮮卑,草原可定。

唯有蔡邕上書言道:示好高車,不啻養虎為患。鮮卑戰敗,已成弱勢。高車若並鮮卑,不正如當年鮮卑南下納十萬北匈奴部族一般無二?待高車勢大,必定如匈奴、鮮卑故事。南下抄掠邊郡。那時,狼災未免,又生虎患。邊疆形勢更加糜爛,邊民苦不堪言。

因此次兵發北上,蔡邕亦上書阻止,為陛下不喜。故而不納其言。

劉備猜測。陛下心中,或已許高車南下。又說要行和親之策。卻不知這次要把那位宗室女子嫁給新鮮出爐的歸義王。

除了高車諸事,邸報還對北伐封賞略說一二。

三路主帥,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皆封將軍號。賜爵縣侯。北伐將士亦多有賞賜。我家陛下雖視財如命,卻也算出手闊綽。能賺錢,亦能花錢。甚好。

朝廷命三人繼續駐紮白檀城,整修城垣,守備待命。

看完邸報,劉備又看崔廷尉手書。信中說,朝廷已準備擇周邊鄉亭並入臨鄉,擢升劉備為縣侯,亦封將軍號。諸如此類。

官位、爵位,皆有榮升。陛下待少君侯不薄。

隻不過,崔廷尉雖位列九卿,卻不是三公。消息普遍不太精準。當然,朝堂與內廷的角力,亦不是他能夠知曉。如今一切皆無定論。當以最後下發的詔書為準。

比起安之若素,頗多淡然的劉備。兩位家丞卻喜形於色。這便取圖來看。

臨鄉北十裡,便是涿縣。涿縣乃是涿郡治所,不可能分給劉備。西邊是逎侯國,不可輕動。故而隻能向東、向南。

臨鄉東南,有益昌。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封廣陽頃王子嬰為侯國,置益昌候國,屬幽州涿郡,到今漢初即廢,並入安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