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元服之禮(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61 字 3個月前

屏退左右,婁圭又進言道:“此計能成,乃因‘朝政日非’。”

此乃誅心之言。故而要屏退左右。

劉備隨即醒悟。

鮮卑習俗,朝廷百官不知,夏育等人又豈能不知?且大單於傳赤鹿頭杖給劉備的傳聞,草原早有流傳。若有心人就此搜集,密報禁中。或向陛下進言:鮮卑與劉備關係並非勢如水火。雙方早已暗通曲款。

即便隻是風聞,陛下亦會警覺。

婁圭此計,不攻自破。

然而。

前有王甫,後有陽球。皆死於宦官、士人內鬥。陛下怒而殺人,又放任“十常侍”禍亂朝政。即便有人看破,也明哲保身,不敢提及。就算有人不懼刀斧,直言進諫,黃門令左豐亦能為少君侯轉圜。

少君侯所繳獻費,年年見漲。去年已達三千餘萬。左豐曾笑稱,今年或有五千萬。

賣一個三公,不過一千萬錢。遇名士打對折,才五百萬。

少君侯一年獻費五千萬。十年是多少?五十年又是多少?

在我家陛下眼裡,少君侯便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搖錢樹。

國家社稷都能拿來明碼標價,插草變賣的我家陛下,又怎會自斷財路?

幾位中常侍亦對黃門令左豐,青睞有加,另眼相看。便是此因!曆史上,北伐三將大敗而歸,依律當誅。卻繳贖金免死。皆以敗軍之罪貶為庶人。

財能通神。尤其對我家陛下。

便是天大的事,臨鄉侯隻說願意花錢消災。陛下身邊的中常侍們,必能得償所願。

聰明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無人願意提及。另一部分更聰明人,所關注的卻是劉備本身。大亂將至,若劉備能力挽狂瀾,三興炎漢。這些人自不願傷害他分毫。

有人會問,借故將劉備削爵,家產充公,不是得錢更多?

列位。需要先弄清楚:錢歸何處。

獻費,是交給禁中,入皇帝陛下私囊。充公,入的卻是國庫!對我家陛下來說,兩者大大不同。不然也不會在西邸另置錢庫!

殺雞取卵,智者不為。

於是朝野上下,寂靜無聲。我家皇帝陛下,更不會為難臨鄉侯分毫。

想通一切,劉備百味雜陳。

先前恩師上疏:“天子以國為家,按道理不應有私人積蓄。”想必陛下看到此處,定嗤之以鼻。有道是家國天下。且問各位公卿、士族豪強,這天下究竟是寡人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後有中常侍呂強進言:“後宮采女數千,僅衣食一項,每天便要耗費數百金之多。近來穀價雖低,但家家戶戶卻麵有饑色。按道理,穀價應漲。今不漲反降,乃因賦斂、征發繁多,需限期交給官府,隻好故意壓低穀價。農民天冷時不敢買衣禦寒,饑餓時不敢飽食充饑。如此困苦,又有誰來憐恤?采女們毫無用處,卻塞滿後宮,即使是全國都儘力耕田種桑,尚且無法供養……”

陛下看到此處,或許想撫著中常侍呂強的後背,語重心長的說道:“呂強啊,采女對你來說,的確毫無用處。可對寡人來說,卻有大用哇……”

無法投其所好,曲意逢迎。

故而,諸如恩師和呂強這樣的忠臣,皆不為陛下所重用。

想得越深,心情便越複雜。無人可訴,劉備便說與母親聽。

母親問:“我兒為何所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