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南廣陽城(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02 字 3個月前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吃飽飯,是一切的前提。

臨鄉所有的美好,皆建立在督亢粳米之上。北地一年一季的稻作,臨鄉上下皆嚴陣以待,不敢有失。便是此因。少君侯督造樓桑時,戶戶皆起倉樓,儲糧甚多。正是知糧食的重要。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道理誰都懂,然而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囤積居奇,被天下人所惡。藏富於民,卻被天下人所羨。究其原因:不患寡,隻患不均。

臨鄉侯早就懂了。

有北部數城代為育秧,容城、益昌、平曲三城,加緊圍澱造田。又各得田二十萬畝。尤其是掘鯉澱。容城長盧儉說,還有許多地利未顯。

看似隻有方圓五十餘裡,然若加上澱區麵積,容城能輕易圩田百萬畝。甚至更多。澱區實在太廣。隨著澱中澤水,流入圩田。水位漸漸降低,能被圩田的區域也越發廣大。

澱區新特產,又被擺上餐桌。

白蓮藕。澱中蓮藕,能生六節,立起有半人之高。藕體肥大,質地細膩,漿多味甜,皮薄肉厚。切開後藕孔扁圓,周圍六小孔,中間一大孔,置一晝夜,色澤不變,仍潔白如玉。

臨鄉侯以督亢粳米填塞藕孔,輔以桂花醬、飴糖、蜂蜜蒸煮成的‘桂花蜜汁藕’,隨即風靡邑中。與‘蜜酢桂花魚’一起,成為兩道遊客必點的臨鄉招牌菜。

東平舒侯彌加,一直滯留在臨鄉。所部兩萬餘口,已先行趕往封邑。搭建帳篷,圈建牧場。臨鄉下遊曾遭海浸,農田儘毀,遍地荒蒿。正好用來放牧。劉備又命有經驗的農人一路隨行,剔除無法食用的毒草。用割草車儘數割取後,再犁斷草根,播種苜蓿。

東平舒城在巨馬水北岸。城郭大半坍塌,隻剩殘垣斷壁。所幸地基仍在,重建不難。隻不過此時劉備卻顧不上重造東平舒城。

南廣陽城大建已轟轟烈烈的展開。

南廣陽城和南關城,一上一下,一西一東,恪守巨馬水路。二城居中而守。又可通過縱橫水網,馳援南北各城。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建城出,乃是距離北岸數裡之遙的一座荒丘。居高臨下,適合守備。

坡地適建乾欄重樓。有督亢在先,臨鄉能工駕輕就熟。木料、石材、磚瓦,皆隨船運來。先掘通護城河,再將建材分彆堆在東南西北四地。由坡腳開始,四麵合圍,逐次向上,排建重樓。

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港口與城池隔巨馬水相望。港口亦有護城河環繞,亦建堅固堡牆。類似一座獨立甕城。

港城便是橋頭堡。

北地種田營造,臨鄉侯當屬第一。如此設計,必事出有因。

學壇士子們發現。西林港、南港、南廣陽港,這些與城相鄰的港口,皆與城池分離。獨立於外,又彼此關聯。究其原因,顯然是為了禦敵。港口即便被毀,被占,城池亦能完好無損。可保城內民眾無礙。

再加上城中戶戶建有倉樓。即便遇大軍圍城,亦能固守。待敵人糧儘,圍城自解。臨鄉侯未雨綢繆,以備不虞。麾下雖兵強馬壯,亦做萬全打算。萬一戰敗,固守亦能耗儘敵勢。

且與一般以裡、亭、鄉劃分的,齊民聚落不同。臨鄉方圓三百裡之內,百姓皆城居。城外放眼望去,乃是無儘的碧水青禾,彆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