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入園麵後(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108 字 3個月前

白天往來菟園,習練擊鞠。回府後,亦挑燈夜練。

三日匆匆而過。

今日要入宮覲見何後。一大早,七色婢便服侍劉備洗漱梳理,換穿朝服。禦賜車駕剛入上東門,便有郭常侍親隨小黃門,守候傳話。言道,臨鄉侯無需入宮,且轉去濯龍園。

皇後這幾日一直在濯龍園遊玩。

濯龍園,為皇家禁苑。位於洛陽城西北隅,近北宮。今漢初時,為皇後養蠶娛樂之處,內建織室。張衡《東京賦》:“濯龍芳林,九穀八溪;芙蓉複水,秋蘭被涯;渚戲躍魚,淵伏遊龜。”

桓帝時擴建,引穀水入園池,開溪流,造瀑布,架橋梁,並埋建繁密的地下管網,供園中下水之用。園林景色益臻幽美。“濯龍望如海,河橋渡似雷”。足見此園以水景取勝。桓帝經常在此吹笙,舉辦吹奏會。

此園亦有典故。

《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倉頭衣綠,領袖正白,顧視禦者,不及遠矣。”

“車水馬龍”,便從中簡化而來。

小黃門引路,車駕轉往濯龍園。

入園下車。郭常侍已趕來相迎。

“老奴拜見君侯。”跪地行大禮。

“老大人快快請起。”劉備上前攙扶。

“君侯且隨老奴來。”郭常侍躬身引路。

見中常侍一路引向水邊,劉備這便問道:“皇後何在?”

“皇後在對岸濯龍橋上。”中常侍答道。

劉備舉目眺望,果見南岸有一座長廊,飛架在碧波之上。宛如遊龍出水,蔚為壯觀。

再看周圍濱水樓閣,水天一色。綠樹掩映,繁花盛錦。果然是人間仙境。北岸有一條曲廊直通南岸龍橋。跨水穿行時,劉備不禁感歎:“若有一舫,泛舟湖上。坐看碧波如鏡,鴛鳥成群。豈非妙哉。”

郭常侍這便賠笑道:“君侯說的是。奈何陛下懼水。少時喜登高樓,如今連樓閣亦不上啦。”

“哦?”劉備這便點頭:“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善保龍體,也是人之常情。”

郭常侍一聲長歎,再無言語。

聖心難料,時陰時晴。

龍橋上起重樓。居高遠望,滿園春色,儘收眼底。

劉備抬頭看時,忽覺樓上有人窺視。細細去尋,卻又不見人影。

這便收拾心情,隨郭常侍,拾階而上。抵達臨淵閣外。

郭常侍請劉備稍待,自入閣通稟。

不久,又出閣將劉備引入。

閣中內垂珠簾。簾後坐榻端坐一人,乃是當今何皇後。

劉備這便伏地叩拜:“臣,劉備。叩見皇後。”

“免禮,賜座。”聲音甚是清麗。

宮女取來坐席,劉備雙手接過。後退數步,置於身前。再邁步登席,正襟危坐。

“禮單我已命人收下,臨鄉侯有心了。”

“臣,不敢。”劉備再拜。

“都說臨鄉侯靈秀天成,乃天家麒麟。今日一見,果人如其名。”

“臣,慚愧。”劉備三拜。

“之所以在此地與君侯相見。便是想省下諸多的宮中禮節。吾家與君家相若。皆起於微末。此地亦無旁人,君侯無需太過拘束。”

“臣,謝皇後。”劉備這便稍稍落座。

“日前家兄設宴,滿朝文武應者寥寥,唯有君侯親臨,撐起場麵。我替家兄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