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前朝舊事(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87 字 3個月前

李儒,字文優。乃是左馮翊(yi),郃陽縣人。

前漢時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合稱三輔。又稱京畿。今漢時,京畿自當為洛陽周邊。為河南尹(yin)所轄。洛陽令,隸屬於河南尹,轄區為洛陽城外郭區。

部尉,便是城尉。掌管洛陽縣的治安。因城郭巨大,故而將城尉分設成各部尉。曹操曾為北部尉。所轄便是洛陽郭外,北邙一地。

“君侯,請。”

“李博士,請。”

兩人舉杯對飲。一杯下肚,李儒又為劉備添杯。

“李博士常來此地?”劉備見他舀酒添杯頗為熟絡,這便問道。

“然也。”李儒笑答:“沐休時,便常來常往。時人皆安居好靜,儒卻獨喜熱鬨,讓君侯見笑。”

“所謂‘鬨中取靜’。博士深諳修身之道。何來取笑?”劉備答道。

“知我者,君侯也!”李儒拜服。

劉備這便伸手扶起:“你我同榻而坐,博士無需多禮。”

“如此,君侯稱我表字‘文優’便可。”

“甚好。”劉備笑著舉杯:“來,文優,再滿飲一杯。”

“請。”李儒亦舉杯相敬。

偶遇小酌,最能拉近私交。

李儒和賈詡境遇類似。皆藏大才而不遇。隻不過比起明哲保身,知難而退的賈詡,李儒要更執著而堅忍。恩師說,東觀博士中,數李儒最為刻苦用功。觀中藏書,日日縱覽不輟。雖滿腹經綸,奈何心術不正。喜結交高官,攀附權貴。

恩師素來清白。所言可謂一語中的。

然而,怎麼說呢。李儒和賈詡一樣,皆善奇謀。且善察言觀色,揣測人心。若能推心置腹,收為己用。與賈詡、婁圭、劉曄等人,正奇相濟,相輔相成。劉備則高枕無憂,百毒不侵。

正說著,曹操袁紹聯袂而來。

“酒保,並榻!”見劉備與李儒對坐,曹操這便高聲喝道。

“議郎且稍待。”酒家保這便笑臉相迎,麻利的將相鄰坐榻移近,兩座拚成一座。

如此,前後屏風合圍,兩張幾案並列。案上漆盤、耳杯、酒勺等物成對,案前亦置雙漆樽。組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空間。行禮後,曹操和袁紹,脫鞋上榻。與劉備、李儒對飲。

李儒陪飲數杯,這便起身請辭。果善察言觀色。

待隻剩三人,曹操這便開口:“我已查過封存案卷,梁氏並無遺孤。”

劉備點了點頭:“理當如此。”前大將軍梁冀一案,牽連甚廣。且先帝謀劃日久。驟然發動,必斬草除根,不遺後患。否則,整個朝堂又豈能被清洗一空,文武百官隻剩寥寥數人。

見曹操似還有未儘之言,劉備這便笑道:“然而?”

“然而,大將軍梁冀卻有一私生庶子。”曹操笑答。

“可是與友通期之子?”袁紹這便醒悟。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