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天下棋局(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42 字 3個月前

焉支山也做“胭脂山”,位於張掖刪丹縣東。據說是因山上長有一種紅藍草,可做染料,調以油脂後既可成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

元狩二年春,武帝命霍驃騎,率騎兵一萬出隴西,進擊匈奴右賢王部。六天連破匈奴五王國。又越焉支山千餘裡,與匈奴鏖戰於皋蘭山下。殲敵近九千人,殺匈奴盧候王並折蘭王,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多人。

同年夏。霍驃騎再領精騎數萬,出北地郡,越居延澤,在祁連山麓與匈奴激戰。殲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百二十餘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四萬人,占領河西走廊全境。打通中原與西域交往的西進通道。自此,焉支山成為勝利的象征而載入史冊。

後有隋煬帝駕幸焉支山,舉辦“萬國博覽會”,召會二十七國使臣,寫下了著名長詩《飲馬長城窟》。使焉支山成為“世界博覽會”最早的發源地,而聞名天下。沒錯,萬國博覽會,起源於隋朝。

隨禿發鮮卑亂入隴西,往來河西走廊,劫掠商隊。沿途烽燧多有被毀。

禿發鮮卑輕騎快馬,往來如風。諸如張掖屬國軍隊,各郡所屯郡兵等又追之不及。走廊各地唯有嚴守關卡,以待援軍。或等禿發鮮卑儘數退去,自行解圍。數月來烽火連天,已是常態。

因有太平道的參與,讓許多匪夷所思的事件成為可能。

比如。依長城而建的日勒城塞,堪稱固若金湯,竟一日陷落。被禿發鮮卑衝關而去。現在想來,必是守軍中太平道充作內應,夜開砦門,放鮮卑入內,殺儘守軍後又火燒城池。湮滅證據。

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太平道為一己之私,枉顧國家大義。可稱“國賊”呼?

從一座座被焚毀的關邑穿行而過時,劉備麵色鐵青便是明證。

禿發鮮卑盤踞河西走廊,截斷道路,牽扯河西四郡兵力。一旦東羌再亂,長安有事,河西四郡將無暇東顧。在劉備看來,教主也並非隻為錢貨。若能結好羌胡,據三輔京畿,斷洛陽西部援兵。東西夾攻,離成功亦近一步。

且長安乃今漢陪都,前漢舊都。在此稱帝,亦十分適宜。

而劉備所想。便是將太平道一舉逐出西涼和三輔。相對於天平道遍地的關東各州諸郡,張教主在關西根基並不算深厚。否則也不會借助鮮卑和東羌之力。

馬元義說,‘教主無人匹敵的寂寞,不會太久了。’

劉備卻說,‘從未想過,有一天能與教主對麵而弈。’

或許。這一天,真的就快要到了。

而這盤天下棋局的落子處,劉備便選在了西涼三輔。

黃蓋曾向劉備進言:“用江東六郡山越之人,可當中國百萬之眾”。江東六郡山越如能為我所用,足可與中原百萬之眾相抗衡。

此句拿到如今的三輔西涼亦適用。隻需徹底平定東羌,三輔便是龍興之地。須知。自今漢以來,不斷遷入三輔京畿的羌人,繁衍生息兩百年後,今已不下百萬之眾。

丞相數次北伐,六出祁山。不無道理啊。

兩日後,絲綢車隊抵達張掖刪丹縣境內。

焉支山東西長約八十五裡,南北寬約五十裡。主峰百花嶺高聳入雲。刪丹縣城便立於焉支山穀地,乃西進咽喉。

暮時,車隊在一座廢棄的烽堠紮營。

明日便可達刪丹縣。入城補給,歇息,自比城外安全百倍。商隊上下,喜笑顏開。一日比一日更近敦煌。便一日比一日遠離危險。功成在即,諸君奮起。

前去探路的斥候,紛紛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