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 封賞群臣(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164 字 3個月前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它乾內城中,班定遠早先行為西域都護府一眾屬官建好府邸。

隻需稍加修繕,麾下文武便可入住。諸如李儒、戲誌才等重臣的府邸,年前早已修繕完畢。

年後又進行了強化改造。宛如鄔堡。府中各處皆有重兵拱衛,出入亦有精騎從旁護衛。更何況內城進出皆要傳證。閒人不可輕易入內。

如此層層把關,嚴防死守。

劉備對家臣的愛護,足見一斑。

麾下皆大漢菁英。眼看亂世將至,正當大用。斷不能折在西域。

西域地大物博。幅員遼闊。若單以轄區麵積論,確可與‘大將軍’相匹配。

與李文優、戲誌才,商議之後。劉備定下留守人選。

擇吉日,封賞群臣。

先文後武。

擢升西域長史府主簿李儒為西域都護府右丞,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擢升西域長史府錄事掾戲賢為西域都護府左丞,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擢升軍曲候程普為西域都護府戊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擢升軍曲候徐榮為西域都護府己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初置‘戊校尉’,‘己校尉’,由二人分領。後合並成戊己校尉,隻留一人擔當。

劉備又將戊己校尉拆分,由徐榮、程普二將分領,足見倚重。

話說,兩位將軍自幼跟隨劉備。鞍前馬後,勞苦功高。今授予高位。上下皆服。左右皆交口稱讚。

擢升西域長史府府曹段煨為西域都護府宜禾都尉,秩千石,“銅印黑綬”。

擢升西域長史府府曹張猛為西域都護府農都尉。秩千石,“銅印黑綬”。

農都尉,官名。武帝時始置於邊都。今漢沿置。主屯田殖穀。

擢升西域長史府城都尉臧霸為西域都護府司馬。秩千石,“銅印黑綬”。

為避免混淆,劉備亦舍棄了西域都護副校尉一職。由左右二丞取而代之。

舉辦一次彆開生麵的封臣典禮。對籠絡人心,提升士氣,大有裨益。

大典還談不上。徐徐圖之,以待來日。

陣斬禿發鮮卑拓跋叔侄的兩位義弟,在武將中當居首功。之所以有功不賞,乃是要與劉備一同返京。並未劃歸於西域都護府之內。料想和徐晃一樣,關羽、張飛二位義弟,皆歸入輔漢大將軍幕府。

幕府五校中,必有其一席之地。還有遠在洛陽的將軍府主簿賈詡。不出意外,將擢升為大將軍府右丞相。

返京後再一同封賞不遲。

至於大將軍府左丞,先空置。募得良才,再另行封賞不提。

至眾人已降。麾下文武,皆有封賞。或為城長,或為城都尉。不一而足。

書到用時方恨少。人到用時不嫌多。都護府架構一起,人才奇缺。又所謂萬事開頭難。左右府丞,日理萬機。大情小事,皆由二人親手批複。

劉備求賢若渴。扁書西域全境,求募良才。奈何西域地廣人稀。各國漢化程度,亦參差不齊。能入眼的人才,實在是少之又少。無奈,劉備隻能將目光轉向關內。書信涼州刺史周洪,新任京兆尹劉陶,代為招募良才。

奈何,這都需要時日。有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劉備真是渴。

何人能解我燃眉之急。

懸扁三日。

便有府中官吏,引一老者入內。正是城中韋氏一族老族長。

韋氏族人,多有在都護府任職。能兵不血刃,攻取疏勒楨中城,韋氏一族出力甚偉。

老族長此來,便是為劉備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