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 西域使館(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742 字 3個月前

漢庭重開西域都護府的消息,今已遍傳西域。

五十五國,紛紛遣使抵達它乾城。拜見過西域都護後,又按照劉備的要求,入駐使館區的各國使館,長居城中。

使館整體建造在高台之上。

亭台樓閣,皆比照漢式架構又結合西域風情,精心督造。幾乎占據了內城全部的西城區。

內城的東城區,則是都護府各級屬官官舍。

都護府障城,居於正中。

一條‘回’字行環街,將三個區域分割開來。南北是兩個麵積頗大的廣場。

用來集會,或閱兵。都是極好的。

這也就意味著。與以往來去匆匆不同。西域五十五國國使,要長住使館。全權代替各國國君,處理各國與各國,各國與都護府間的各項事宜。

此乃劉備仿照後世的一大創舉。

如此以來。無需等到年初或年尾。各國皆可實時處理,各國間突發的爭論、矛盾和衝突。

並請求西域都護府,為雙方調停,處理。

效率比以前,可謂突飛猛進。

所謂事不宜遲。一旦西域各國,習慣了此種,代價最低,效率最高,且最為公正權威的紛爭處理模式。

便將越發依賴西域都護府的存在。也將更加緊密的捆綁上大漢的戰車。

最主要是,有了大使館的存在,各國之間便不敢,在沒告知都護府,並獲允許的前提下,妄動刀兵。

尤其對一些小國來說,有漢庭為其撐腰評理,自當生活的更加安穩。不必再整日憂心,被大國所並。

一舉數得。

而就劉備來說。西域大使館的建立,使其能更緊密的掌控西域諸國。實行深度漢化。最終將西域諸國,融入大漢版圖,成為諸侯國的重要手段。

一旦“凡事找都護”,深入人心。便是劉備徹底把控西域之始。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強權。

強權便是公理。尤其對弱肉強食的西域城邦,以及虎視在側的域外大國來說。

為此,劉備需時刻保持西域都護府無敵的強大。

這也是他不惜花費重金從域外買來近三十萬奴隸的原因。

在封建時代,人口等同於生產力。作為二十八萬奴隸的主人。劉備已深度改變了西域的人口結構和權力天平。

隻需西域都護府治下的城池,能糧草自給,民心必然安定。那時再行漢化。募集強兵,鍛造良甲,何愁不能為大漢藩屏。

這些來自後世的政治手腕,時下的西域諸國,不可能知曉。

在西域人樸素的心裡。既然漢庭願為他們出頭,何樂而不為呢。

對吧。

在兩位府丞忙於政事的同時。都護府的武將們,也在加緊整編隊伍。

劉備此來隻帶了三百家兵。

先在肩水金關下,俘虜八千拓跋彆部突騎,和一千並州狼騎。

緊跟著從戍邊老卒家眷中招募二千弓弩手。又在渠犁城,收編五百馬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