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經商有道(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253 字 3個月前

劉備重回居延,可不僅僅是念舊。他和居延屬國都尉商定,重開邊市。互利互惠,互為犄角。

宜禾都尉屯駐的昆侖壁,距離最近的要塞便是肩水金關。

萬一西域有變,尤其是劉備屯田最為密集的伊吾和柳中。若高車十二部南下抄掠。隻需狼煙一起,小月氏騎可迅速出關馳援。

即便平常無戰事。

就劉備的幽州老家而言。不南入河西走廊。而是沿長城一線橫穿大漠,入居延道抵達伊吾,再沿西域北道前往它乾城,乃最快路徑。

省下了大約千裡路程。

朝廷準備策封劉備為薊王的消息,也被黃門令左豐第一時間送達。

其他諸縣,劉備略有耳聞。而泉州縣卻與劉備記憶差距稍大。好像應是江南的一個縣。問過左右方知,時下的泉州,確是在北地。

乃前漢置,屬漁陽郡。境內設有鹽官。

後世水源枯竭,絕跡於天下的雍奴藪,時下竟煙波浩渺,方圓千裡。十倍於都亢大澤。更讓劉備始料未及。

此澤“西至泉州縣,南極滹沱河,東極於海。”又聽說,‘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滇。’

因東臨渤海。漁陽郡飽受海侵之苦。劉備知其水大,卻不料竟有如此大澤。甚至將縣城團團圍住。

關鍵是雍奴藪與海相連,澤內必是鹽水。無法通渠圩田。如此廣袤水麵,不能為我所用,著實可惜。

心情亢奮,難以入眠。

又起身挑燈,將六縣依次來看。不由浮想聯翩。

少年時,童言無忌。對族中父老說:“早晚必複爵。”

音猶在耳。今已是王爵。雖無法再得中山之國,薊國卻亦不遜分毫。

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吧。

想我劉三墩,比先祖差在哪?

子嗣。

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子。

卻不知,此句是說有百二十個兒子,還是說有百二十個孩子。

若隻算男丁的話。即便祖墳冒煙,運氣爆棚。男女一半一半,也要生二百有餘。

嗯。這個隱藏的白金評價。試試看能不能完美達成。

恩師手書,還提及了太平道。又細說太平符水一事。

其實。這些年來,劉備絲毫未曾放鬆,對太平道的監視。

家丞耿雍來報。

張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不錯,黃巾軍的口號終於喊全了。

最讓劉備感到慶幸的是。以太常楊賜為首,朝中亦有人開始警惕太平道。

話說三公九卿,輪流坐。

換來換去,總歸是這幾個人。

掐頭去尾。劉備將兵在外的這一年時間裡。三公九卿多有變動。諸如太尉已換了兩茬。

陛下打對折賣與名士。三公之位亦須千萬錢。一年換了兩茬。可見三公是何等的高危職業。

都說災異頻發,是滅國之兆。然對陛下來說,卻是重大利好。

恩師信中,還提及年初陛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之事。

又說,朝堂雖烏煙瘴氣,朝政日非。所幸,陛下尚能從諫如流。另諸多清廉官員,沉冤昭雪。

話裡話外,透著一絲欣慰。

劉備不忍戳破。

恩師啊,難道看不出來,此乃連環計嗎?

凡宦官子弟、賓客為官貪殘者,皆不問,卻舉奏邊遠小郡為官清正,頗政績者二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