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飲酒四禮(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520 字 3個月前

和後世的戶籍製度類似,許多事情皆要返回原籍辦理。

比如,出具身份證明,簽訂買賣券書。皆要返回原籍。

且想移居遷戶,條件亦十分嚴苛。

若是編戶齊民,需在遷居地另置田產、宅院,方能落戶。

若是遊商,需在市中開設商肆,依法繳納稅賦、市租,方能獲得市籍。

當然,還有一種更簡捷的方法。自賣為奴,獲得奴籍。這顯然不是最好的出路。

故而,許多北地郡民,多客庸在外。或為佃戶,或為傭工。諸如此類。

作為封建時代,最重要的資產。田產的昂貴,是一般編戶齊民無力支付的。

也就是說。遠走避禍,逃難他鄉的北地郡民,很難獲得其他郡縣的戶籍。雖生活在外地,籍貫卻皆是原籍。

案比上計時,不在原籍的齊民另作記錄。於是,還在原籍生活的‘在籍’齊民,就顯得十不存一。

隻需將郡治遷回原址,扁書周圍郡縣。張榜安民。民眾得知後,便會紛紛返鄉。以重獲戶籍上記錄的田產、宅院。

雖說城池早已被毀。

老宅需重建,良田要新辟。但隻需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資助。民眾自當感激涕零,重建家園。

北地郡的政事,自無需劉備這個大將軍費心。

傅燮的意思是,想讓劉備以大將軍的身份上疏。懇請朝廷將北地郡治,遷回舊址。

這有何難?

劉備這便去信主簿賈詡,令他代為擬定奏疏,上呈尚書台。恩師等人自會處理。

傅燮本就是北地郡人。祖籍乃碩果僅存的北地六城之一,靈州縣。能為家鄉父老,略儘綿薄之力。此去洛陽,亦能心安不少。

令臣下無後顧之憂。乃明主義不容辭之責。

事不宜遲。劉備親筆手書,令軍中斥候六百裡加急,送回洛陽。

傅燮再拜而出。

趕去與長史蓋勳見麵,分擔大將軍府軍情政務。

輔漢大將軍府,乃是初創。人手奇缺。能有人分擔積壓多日的公文,蓋勳亦覺欣喜。

二人的才乾,品性,自不必多說。齊心協力,當事半功倍。

與虎牙營交割完畢,劉備這便拔營出發。又與趕來送行的府君劉陶依依惜彆,兵進洛陽。

帝國京畿重地,路上車馬眾多,行軍不宜過急。

十日後,抵達洛陽城外。

暑熱漸退。返回已近初秋。夕陽亭外,人頭攢動。

尚書令兼大長秋曹節,黃門令左豐,中常侍張讓。三位陛下身邊近臣,奉聖命聯袂出迎。足見榮寵。

目光掃過,劉備還在人群中看到了,曹操、袁紹、袁術,等一眾好友。

這便喝停隊伍,翻身下馬。與麾下文武,前往亭中與眾人相聚。

飲酒禮有四:拜、祭、啐、卒爵。先拜,已示對敬酒者的敬意;再把酒傾倒出一些在地,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淺嘗酒味,加以頌揚;最後仰杯而儘。

時下耳杯容量頗多。三杯等於後世兩斤酒。

所以接風洗塵,斷不是連乾三杯。請注意。

隻此一杯。

劉備貴為列侯,各種禮節自然無懈可擊。

三位內官,麵上皆有喜色。

與以往受儘鄙視白眼不同。大將軍劉備,乃漢室宗親。既不是黨人,亦不是外戚。少時稱天家麒麟。今已位極人臣。

皆是因功得來,非賣官鬻爵。

受各方敬重。

今日能為其接風洗塵,自然是天大的榮耀。便是身後隊伍中的眾多漢室宗親,名士清流。亦無話可說,更無從指摘。

拜、祭、啐、卒爵,飲酒四禮,看似繁文縟節,形式多過內涵。實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