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將府五校(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640 字 3個月前

三百石以下家臣,自有兩位國相頒發任命。無須在堂上誦讀。

文官席列喜氣洋洋。可武將這邊除去王傅黃忠外,竟無一人獲得升遷。

稍安勿躁。我等與王上患難與共,出生入死。今裂土封王,又豈能少了我等。

果不其然。

先將王命收攏成卷,收入袖中。國令士異又從另隻袖中取出一道王命,徐徐展開:“宣,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令。”

“命校尉黃忠任典軍中郎將。秩兩千石,‘銀印青綬’。”

話音未落。滿堂驚呼。

“臣,惶恐。”黃忠伏地行禮:“臣已為王傅,位極人臣。如何還能再領典軍中郎將。食雙二千石俸。”

母親笑答:“王傅為薊王所封。中郎將乃大將軍所命。所出清楚明了,賞罰皆有跡可循。中郎將可坦然受之。”

“末將領命。”黃忠這便領命。正如王太妃所說。輔漢大將軍開立幕府,與封國平行。身兼二職,自也是人之常情。

典軍中郎將出自典軍校尉。

典,主持,掌管之意也。典軍中郎將,平日代大將軍主持掌管營事。戰時領中護軍,節製諸軍。

之所以是中郎將。因位在校尉之上。大將軍,營五部。每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每部軍司馬一人,比千石。

“擢升軍曲候關羽為輔漢大將軍府,前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臣弟,遵命。”

“擢升軍曲候張飛為輔漢大將軍府,後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哈!臣弟,遵命。”

“擢升軍曲候徐晃為輔漢大將軍府,右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末將遵命!”

“擢升軍曲候周泰為輔漢大將軍府,左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典韋為輔漢大將軍府,中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噢!末將遵命。”

中軍,又稱中壘。中軍校尉拱衛劉備中軍。非典韋莫屬。

“擢升軍曲候蔣欽為輔漢大將軍府,前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淩操為輔漢大將軍府,後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韓猛為輔漢大將軍府,右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崔霸為輔漢大將軍府,左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素利為輔漢大將軍府,中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諸如,呂常、閻誌、成律歸、田岡、馬興、韓隆、陳紀、孫勉、公孫犢等人,皆擢升為各營軍曲候。

武將亦皆大歡喜。

“右軍校尉、左軍校尉、中軍校尉,兼領王宮舍人。”國令士異又語出驚喜。

“臣等,領命!”

“前軍司馬、後軍司馬、右軍司馬、左軍司馬、中軍司馬,兼領王宮行人。”

“臣等,領命!”

不出所料。武將亦領食雙俸。

品秩最高的黃忠領食雙二千石。年俸折錢八十六萬四千!

秩比二千石的五營校尉,兼領六百石王宮舍人。年俸亦可折錢,六十一萬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