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飯稻羹魚(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02 字 3個月前

顆粒歸倉,稻作還不算完。需將田中稻花魚捕獲,方能結束整季稻作。

稻花魚、禾鯉乾、魚醬,皆是臨鄉名產。亦是農人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事實上,稻田養魚曆史悠久,影響深遠。並非劉備首創。

《史記》中記錄,楚越之地自古便有“飯稻羹魚”的傳統。後世《魏武四時食製》亦有“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之文字。但並非所有魚種,皆適宜在稻田養殖。薊國農人,尤其是江南山蠻,淮泗百姓,經過反複試養馴化,從鯉魚中擇出一種適宜於稻田飼養的“田魚”。又稱“禾花鯉”、“禾花魚”,大量繁殖。此魚肉質細嫩,無泥腥氣,味道鮮美,魚鱗也柔嫩可食,且兼有觀賞價值。已風靡北地。

魚米又獲豐收。先時,老族長曾言,稻花魚產自稻田,理當算田賦之內。劉備好言拒絕。這些年,改良後的禾花鯉季季豐產。單此一項,便可為農人帶來數萬,乃是十萬錢的收入。關羽說,普通農人一年有二十萬錢的收入,絕非刻意誇大其詞。

北地雖一年一熟,臨鄉卻相當於兩季。稻一季,魚一季。

若以年收二季論。薊國的田賦已減至五十,甚至六十稅一。如何能不讓周遭農人羨慕。

三百裡督亢秋成,稻香千裡。

王都臨鄉城亦不例外。南北二路戰事,自有幕府左丞與軍司空操心。劉備全部的精力,皆在臨鄉稻收上。各城粗略彙總,一千萬畝良田,均產六石有餘。如此豐產,不見顆粒歸倉,再將稻草切碎與苜蓿混合青儲,製成飼料。劉備如何能安心。

於是,劉備接見上穀烏桓王難樓一行人的地點,也改在了正巡視各城的遊麟號明輪船上。

“大王受驚了。”居七階高台王座上的劉備,俯視階下。此情此景,方才明白,何為“階下囚”。

“王上兵精將猛。此戰雖勝,然是福是禍,尚難料也。”難樓倨傲一笑。似頗不服氣。

劉備點頭輕問:“大王是否與太平妖道沆瀣一氣,欲借陛下之手殺孤王?”

密謀竟被劉備窺破,難樓麵色變了又變:“王上…何以見得。”

劉備輕歎了口氣:“家國天下。想你一介胡人,如何能知帝國,家事、國事之奧妙。必是受人蠱惑。見利忘義,短視近利。”

“王上教訓的是。”心中倚仗被揭破,難樓還有何話好說,這便俯首認輸:“此番返回王庭,自當洗心革麵,從此兩家休兵,永不為敵。”

目視伏地認輸的上穀烏桓王,劉備又言道:“可惜晚了。大王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你要禁錮本王?”難樓滿臉不可思議。話說,三郡烏桓皆是漢庭策封,建製上與薊國平級。作為大漢的諸侯王,劉備又豈敢擅自禁錮藩屬國王!

“非也。”劉備搖頭道:“大王性命難保。”

“你敢殺我?”

“然也。”

“不怕我麾下數萬勇士,二十萬部族,南下報仇?”難樓聲嘶力竭。

“大王留在王庭的二十餘萬部族,此刻正被押往薊國安次縣。”劉備言語雖輕,卻不啻五雷轟頂。

難樓渾身顫栗,冷汗連連:“你果真……引高車十二部南下寇關?”

“非也。”劉備輕輕搖頭:“乃是右北平烏延與遼西丘力居,聯手抄掠上穀烏桓。”

“什、什、什麼!”難樓一時間又如何能相信。丘力居不是自己的盟友嗎!怎麼會……

“三郡烏桓卻又四部。少了大王這部,三家不多不少,剛好三郡。”劉備微微一笑:“我家三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大王能幸免,正因孤欲借大王項上人頭,洗刷汙名,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