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左伯皮紙(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41 字 3個月前

“巨馬水於(東)平舒城北,南入於滹沱(水),而同歸於海也。”

巨馬水砦。

水砦由機關船搭建。兩艘機關船沿河道兩側,南北下錨。與排列在淺水區的舟橋以鎖鏈互連。舟橋再與從河灘一直延伸到岸邊的樁柱相接。船體、橋麵、樁柱內外包裹搪瓷甲片,一麵阻斷河道的砦牆隨之立起。牆後機關船塢內的各種工坊,隨即開工。將一座水砦所需的各種水麵建築,皆以避入砦中的民船為載體,改造完畢。

樓船酒壚、樓船客舍、大舡邸舍、大舡湯池……不一而足。

砦中還有一座碩大的民船營地。泊滿營地的民船,多從賊亂區逃難而來。如前所說,家中能有一艘渡海大船,非富即貴。最不濟,也是一個靠水為生的大家族。若僅從人頭上算,絕對是黃巾賊眼中欲除之而後快的豪強大戶。

北岸是泉州縣,南岸是東平舒城。營地自然靠近北岸,留出河道中央的薊國黃金水路,便於船隻通行。

不遠處的渤海上灣區,腳手架林立。泉州港正如火如荼,全力督造中。據說,建成後的泉州港,將容納一萬戶。橫跨沽水、巨馬水沿岸。和臨鄉城的南港一樣,排建軌路和邸舍,一直延伸到泉州城內。薊國長公主的湯沐邑,已量產鐵錠。終解薊國缺銅鐵之困。軌路所需的灰口鐵,正被薊國良匠加緊鍛造。

“南極滹沱,西至泉州、雍奴,東極於海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澱。”

泉州縣和方城縣類似。皆以臨近大澤為天然邊界。

安置了海賊胡玉的五千戶家小,泉州編戶亦破萬。有民十餘萬口。再算上泊在水砦營地內的三千餘艘民船上的三千餘戶,泉州港城,亦有五萬餘口。泉州一地破二十萬口,指日可待。

自劉備歸國。薊國人口已暴增到三百五十餘萬。此還未將冀州六國的百萬人口算作在內。募兵雖不多,可薊國尚武之風,又何須多言。需要時,薊王可輕易募得數萬大軍。且兵甲齊備,一人雙馬。

先不著急。不過是人生第一幕,何至於此。

一艘薊國明輪官船,沿永不凍結的巨馬水路,駛入水砦。

砦中南港屬吏,這便趕來迎接。

因職權不同。

劉備正準備將都水一係官吏,從南港“都船令署”中劃出,成立“都水令署”。

分工已很明確:“都船掌治水事”,“都水治渠堤水門”。

都船主管河道。河堤修造加固,航道疏通,水砦船隻,凡是在河道內的水事,皆歸都船令署掌管。

都水主管渠道。渠堤修造堅固,渠道疏通,水門渠閘,凡是在渠道內的水事,皆歸都水令署掌管。

都水長,自也將隨之晉升為都水令,秩千石。

薊國水網縱橫。如此一來,分工明確,便於雙方管理。

登上明輪船,南港屬吏這才發現,艙內竟是右國相耿雍。急忙上前,列隊行禮:“國相。”

“諸位免禮。”耿雍笑問:“可知子邑先生,舟船泊在何處。”

“知也。”屬吏中有人答道。

“速帶我前去一見。”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