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以身擋箭(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43 字 3個月前

熟睡中的民眾,紛紛被馬蹄聲驚醒。

“漢軍來了,殺人啦!跑啊——”

本就膽戰心驚的難民,四處奔逃,混亂之慘狀如烈火烹油,堪比營嘯。許多慌不擇路,衝入漳水斃命者,竟淤塞河道。難民拖家帶口,又如何能走脫。

三河騎士,亦有選擇。專殺身強體健,年富力強者。卻從老弱婦孺身邊縱馬而過。躲避不及,被卷入馬蹄,踩成肉醬,亦不足惜。

之所以專殺壯丁,乃因可殺良冒功!

因為陛下詔書說的很清楚。除惡必儘。膽敢從賊者,格殺勿論。這些被黃巾軍裹挾入夥的流民,皆是詔書所說之“從眾”說起來,也不算殺良冒功。

背靠漳水,無法橫渡。難民們無頭蒼蠅般亂撞。衝在最前的精壯接連中箭倒地,被身後人群踩爛在腳底。如此層層倒伏,終於破圍而出。向南逃竄。

三河騎士變圍剿為掩殺。墜在人流之後,在人群中搜尋可錄入軍功者。或一箭射死。或一刀梟首。流民大軍哭爹喊娘,力儘猝死者散落曠野,被烏鴉野狗啄啃。多日後,草叢中仍能聽聞嬰兒哭泣。母親倒斃前,用身體護住幼兒。雖僥幸逃過兵難,卻也免不了被野狗豺狼叼走的命運。

一路掩殺到天明。怒氣與精力,消耗一空。疲憊來襲,吞下口涎,頓覺饑腸轆轆。馬力亦消耗殆儘。這便勒停戰馬。渾身大汗淋漓,霧氣騰騰的三河騎士,漸漸排成牆列。取懷中糕餅肉乾,就一囊清酒,胡吃海塞,大快朵頤。冷眼旁觀奔逃而去的人流。

鄴城向南,便是黎陽。

黎陽再南,便是大河。“黃巾從眾”中,精壯死傷大半,多剩老弱婦孺。迎接他們的,乃是磨刀霍霍的黎陽營士。

肉乾就酒,吞咽下肚。一三河騎士笑道:“我等殺奔一夜,卻讓黎陽營撿了個大便宜。”

身旁便有人接話道:“多是不值錢的老弱婦孺,首級無用!”

“首級雖無用,可身上首飾,囊中財物皆價值不菲。”有人點明。

“說的也是。”眾騎士各自嗟歎。

大河北岸,黎陽津。

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大河決堤,水漫十六郡。武帝令汲仁、郭昌發卒數萬塞瓠子決口,並沉下心愛之白馬、玉璧,親率臣僚駐宣防宮指揮堵決,於是黎陽津又稱白馬津。

自從得知鄴城光複,騎都尉曹操便令全營兵士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今夜果有異動。

大營舉火如晝。曹操登上闕樓,環視被火光隱約照亮的茅草荒灘。隨風起伏的荒草叢中,窸窸窣窣,宛如群鼠夜行。不時還有一兩聲被扼斷的啼哭。

“都尉。”見曹操親臨,幾位營校便紛紛前來見禮。

“軍情如何?”

“昨日斥候來報,有鄴城亂軍南下渡河。算算腳程,前鋒應已抵達。”便有校尉答道。

“皆藏身在茅草叢中?”曹操往外一指。

“然也。”校尉笑道:“驚弓之鳥,不敢與敵,便龜縮草叢,想蒙混過關。豈料大營舉火如晝,恐暴露身形,故不敢輕舉妄動。”

曹操輕輕點頭:“黎陽港口可布置妥當?”

“依都尉將令,已命人布置周全。港外設障,港內埋伏。舟船多置引火發煙之物。隻需一把火,便可將這群賊匪燒成灰燼。”

見幾位校尉欲言又止,曹操心中一動,這便問道:“如何破敵,諸位可有良策?”

“敢問都尉,這送上門來的富貴,為何不取?反倒要一把火燒儘。”便有人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