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 顧此失彼(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28 字 3個月前

俗語說,按下葫蘆又起瓢。

意指,首尾難顧。

又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陛下心憂宗室趁亂而起,故將劉備調往關西。關東大地,少了薊王這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各路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隔岸觀火者,大有人在。火中取栗者,亦不在少數。反賊一日不除,時人一日難以安心。

試想,若薊王坐鎮關東,天下英傑還能投往何處。

陛下果然神之操盤。

所謂速戰速決。若能儘早撥亂反正,不至於人心思亂。大漢朝焉能無救。再者說,一旦天下重歸正朔,皇位傳承有度。又豈能輪到薊王窺視大寶?

說到底,陛下擁有商人的精明,卻無明君的高瞻遠矚。一言蔽之,有小智而無大謀。隻顧眼前,枉顧長遠。

正當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正日夜兼程,出長城避走關外,直奔長安時。

曹孟德正從酣睡中醒來。

餘光忽瞥見身側還有一人。正欲翻身拔劍,卻摸了個空。急切間睡意全無。探身一看,乃是張邈。

“昨日醉酒,與孟卓抵足而眠。今日怎就忘記了。”曹操這便翻身下床,自去梳洗不提。

城外大火燒了一日夜。灰煙籠罩,滿城焦味。萬幸城牆高聳,飛火未曾越過,點燃城內。然事不宜遲,得知青草之下皆是枯草甸。曹操便要引兵折返。

火燒長社!

“孟德何去?”曹操正欲不辭而彆,不料張邈亦起身。

“昨日一場大火燒儘賊寇,今日自當返回,破長社之圍。”曹操實言相告。

“東郡黃巾,死傷慘重。正當一鼓作氣,儘滅餘賊。何故半途而廢?”張邈問道。

“這……”

見曹操無語,張邈便又勸道:“戰機稍縱即失。與其折返,對抗勝負難料之敵,不如追剿殘兵敗將,克儘全功。否則顧此失彼,待東郡黃巾收攏賊眾,卷土重來,悔之晚矣!”

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亦是為規勸曹操,學會如何算計得知。東郡黃巾雖敗,頭目卻皆在。死灰複燃,隻在旦夕之間。且對曹操而言,小勝一場,和剿滅之功。孰輕孰重,何須多言。

見曹操沉思不語,張邈再勸道:“長社之圍,看似急迫,實則非旦夕可破。黃巾賊苦無攻城諸器,急切間如何能攻破二位將軍重兵屯守之城池。待剿滅東郡黃巾,再行反戈一擊,亦未晚也。”

“兄長言之有理。”曹操隨即打定主意:“待滅東郡黃巾,再回師不遲。”這便將軍情上報,整合兵卒,準備征發東郡。生怕貽誤戰機,又將‘天乾物燥,可用火攻’,一同上報。若右中郎將能采納,此戰易耳。

東郡,黃巾大營。

郭祖正襟危坐。麾下眾渠帥渾身煙熏火燎,各個唉聲歎氣。

僥幸逃得性命的胡玉,亦位列其中。若非他警醒,泰山賊亦損失慘重。

饒是如此,曾晟,張虯、張蛟,三人麾下人馬,亦被一把火燒去大半。胡玉本就是光杆司令,麾下皆折在了薊國,並無多少人手。倒是郭祖還有數千泰山精卒。

“大哥!為今之計,該當如何?”曾晟憤憤出聲。

見郭祖目光投來,胡玉這便言道:“在座皆是生死兄弟,切勿傷了和氣。此戰黃巾亦傷亡無數。精壯皆戰死,營中隻剩數千老弱。兗州黃巾怕是難有作為。不如……”

“但說無妨。”郭祖言道。

“不如北上,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