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末路之難(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901 字 3個月前

“詩雲:‘行百裡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自薊王領兵扣關,宋建便如坐針氈,一夜數驚。恰逢羌渠皆走,守備空虛。本該加倍警惕才是。然而,聽聞雕零渾領兵馳援,心頭忽又驟鬆。心想,自當設宴款待。於是乎,心境便在這忽緊忽鬆之間,悄然崩裂。

三杯酒下肚,飽受重壓,早已瀕臨極限的心境,隨之徹底潰散。草莽痞氣上頭,意氣用事,罔顧大局。戀酒貪杯,乃至酩酊大醉。

所謂重壓之下,如履薄冰。忽然放鬆,便廢弛於無形。

一覺醒來,已為階下囚。

雄關變換王旗,儘入薊王彀中。

汧縣麥收先已完結。顆粒歸倉,民眾當衣食無憂。與留守官吏辦完交接。劉備這便領兵出發,西行六十餘裡入隴阪東口,穿行山穀六十餘裡,入駐大震關。

涼州刺史宋梟亦隨行。

隴山,後世有南北之分。北隴山即六盤山,南隴山即關山。

大震關,西坡陡峭,四周山巒屏蔽,唯群峰間一條峽穀可達關隘。其地貌呈“凹”字形,利於屯兵。東西關道,均寬丈餘,通鋪卵石路麵,通行便利。

賊人發十萬民夫,重築雄關。關內建有營堡,障城,兵營,設施完畢。又沿山排建烽燧,堠堡,辟有盤山石徑及架空覆道相連。遠遠望去,樓堡林立,錯落有致,守備森嚴。宛如一條盤龍,盤踞在隴山之巔。

可謂不惜工本。

關牆上,礌石、滾木、火油、金汁,囤積足備。箭樓聳峙,床弩遠射千步。如此一座雄關,若是強攻,必然損兵折將。再說,麾下五營,多是騎兵。用騎兵攻城,智者不為。

從一開始,劉備便沒打算強攻。

“凹”型關城內,囤有足量糧秣。散落在附近各處的營堡,亦不愁吃喝。賊人固守雄關之心,昭然若揭。

阪上築樓,也是羌人擅長。斜坡先立樁柱,再建重樓,亦屬乾欄式建築。

“隴阪九曲,不知高幾裡。”“其道盤桓旋曲而上。”說的便是隴山。

劉備四處看過,欣然點頭。雄關當用大用。

關城大堂。

劉備高居主位,文武列坐二旁。

大震關守將宋建,五花大綁,麵如死灰,被繡衣吏押解入內。

“俘虜抬起頭來。”劉備輕聲開口。

與劉備目光一碰,宋建便又垂下頭去。

“你可知孤是何人?”劉備再問。

“南麵稱孤,自是薊王。”宋建甕聲答道。

“如今家小皆成階下之囚,你如何打算?”劉備三問。

“薊王大名,如雷貫耳。”宋建慘笑:“謀反當夷三族,家小豈能幸免。”

劉備又言道:“隴阪之上,尚有許多沿山烽燧。堠堡內賊人,不願投降。你可願戴罪立功?”

“若說降眾人,王上可否赦我家小?”宋建問道。

“未嘗不可。”劉備答道。

“如此,在下願前往一試。”

“好。”劉備這便揮手,命繡衣吏將其押下。

出堂時,正與風塵仆仆的軍師閻忠,擦肩而過。

宋建先是一驚,跟著便淒慘一笑。顯然是窺破了端倪。

“閻忠拜見王上。”西涼名士趨步近前,跪拜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