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龍有逆鱗(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94 字 3個月前

古時天子,冬狩多行圍獵。

所謂圍獵,四麵合圍而獵之。乃命人將野獸驅趕圈圍到一處,供天子射獵。因太過勞師動眾,又“奪民農時”,故後世君王索性將野獸豢養在皇家林苑之中,既上承古禮,又不傷人和。

如洛陽城西上林苑,便是今漢皇家遊園獵場。去年末,陛下曾遊上林苑。後經函穀關,狩獵廣成苑。十二月回京,又巡太學。

劉備此次麥積山冬狩,乃行遊獵。遊獵者,出遊打獵,邊走邊獵。遇到獵物,一箭射死。遇不到,便遇不到。

對獵物種類,亦不強求。

如此,便無需勞師動眾。將狩獵地,選在人跡罕至的麥積山,薊王亦不想擾民。

旁人獵著不算。隻有劉備親手射獵,才能用來祭祖。如何區分,亦簡單。

麾下皆用白羽箭。唯劉備用雕翎箭。上品金雕羽,下品花雕羽。金雕難尋。箭囊中隻有三支上品金翎箭,餘下皆花翎箭。再者說來。以劉備的射術,何須三支金翎箭。一支足矣。

“豫章出石,可燃為薪。”說的便是石炭。時人多將石炭堆壘在槨基四周,用於墓室乾燥和防腐。薊國因取暖所需,將石炭大量用於鍋爐燃料。如今薊國,除去臨鄉等少數城池,采暖季采用更為清潔的地熱供暖。餘下多已改用石炭。

隴右如何能少了此物。

話說,金城南五十裡,有沃乾阪,又稱沃乾嶺。沃乾河穀,乃往來金城要衝。相傳,有絲路遊商,途經沃乾河穀,在半山處宿營時,用幾塊隨處可見的黑石,壘成土灶,生火取暖。不料幾塊黑石亦被點燃。

絲路遊商口口相傳,沃乾石炭,遂為人所知。

劉備得知後,即命薊國良匠,前往勘探。果在沃乾西阪一裂縫中,尋到石炭礦層。且儲量豐富,極易開采。劉備大喜,這便招募工匠,前往挖掘。並在坡下設采礦營地,取名西沃邑。隴右石炭皆出此地。東淩、西沃,二處礦區,遂並稱於世。

東淩邑,乃薊國長公主湯沐邑。西沃邑,或封給二女?

不急。乖女兒,隴右還不是咱家一畝三分地。

匠人還發現,開采出的石炭,凡質地堅硬且有金屬光澤,燒之無煙。遂將無煙石炭稱之為“炙炭”,意指可用於燒烤的石炭。有煙石炭則稱為“冶炭”,用於高爐冶煉,鍋爐取暖諸如此類。

木炭,時下多用於馬車壁爐取暖,或炙烤烹煮所需。

入夜時,烤野豬外酥裡嫩,君臣分食,美酒飄香。香味引野獸窺探。便有幾頭野狼試著抵近,皆被追魂弩射殺。一隊繡衣吏舉火出營,將送上門的獵物取回。見毛色如雪,隻有頭腳呈淺象牙色。竟是難得一見的雪狼。交由函人剝皮,呈與薊王帳前,正好用做狼皮大氅。

劉備欣然笑納。

繡衣多豪俠。與劉備意氣相投,堪比生死之交。

繡衣吏,與門客同。食俸四百石。月穀五十斛,一年六百石。折錢十八萬。須知,一城之長不過三百石。且繡衣吏人數甚眾。前有順陽衛、泗水衛、後有金城衛、泰山衛。人數已過五百。若非韓浩統領的列城豪俠,不曾加入,足可過千人。

單單繡衣吏的薪俸,便過億錢。加上春臘二賜,還需翻倍。

劉備亦時有賞賜。比起先前行走江湖,刀頭舐血。當真雲泥之彆。

得食高俸,乃因戰力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