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 握發吐哺(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797 字 3個月前

上巳節後,洛陽深宮有二事傳出。

何後欲以小妹配薊王是其一。王美人言曾與薊王“西邸結義”是其二。

雖是二事,卻皆與一人相關。

稍後。幕府並西軍,一日蕩平隴右十萬雜羌的消息,遂被朝堂公告天下。

薊王會是下一個周公,還是下一個王莽,世人皆拭目以待。

大忠似奸,大奸似忠。不到蓋棺定論,皆無從判斷。

南宮,雲台。

聞竇太後抱恙,永樂董太後親來探視。

太醫令已診過,竇太後乃患小疾,隻需靜養,不日當可痊愈。

二後隔簾低語。

董太後歎聲道:“先前賈詡設謀,擢升楊彪為永樂少府,又除鄒靖為北軍中候。這才替驃騎將軍扳回一局。不料,何後竟欲以胞妹結親薊王。大好形勢陡然逆轉。如之奈何。”

竇太後遂問:“陛下何意?”

董太後這才道出心憂:“席間陛下並未明言。然何後剛從十常侍處,訛來薊國寶鈔五千萬。若充本錢,與陛下討價還價,此事多半能成。”所謂知子莫若母。董太後絕非無的放矢。以陛下商人秉性,五千萬薊國上幣,當足夠份量。

竇太後輕輕點頭:“若薊王與何氏聯姻。等同宗室與外戚結盟。皇後後顧無憂。皇長子帝位固若金湯,難以撼動。你我姐妹輔立‘貴子’之誓,當功虧一簣。”

其中厲害,董太後焉能不知。這便急問:“妹妹可有良策?”

“結親如結盟。”竇太後反問:“姐姐家中,可有待嫁之女。”

“苦無合適人選。”董太後一門並非望族,隻有董重一人,還算貼心。另有從侄董承,倒是誕下一女。今不過滿月,如何能嫁薊王。

“姐姐可信得過我。”竇太後忽道。

“妹妹何出此言。”如今何後勢大,董太後急於拉攏竇太後。這便以手指心:“你我姐妹,相約為誓,輔保貴子。豈能言而無信。”

“既如此。妹妹有一天大隱秘,當說與姐姐知曉。”

“何事如此緊要?”董太後不疑有他。

竇太後終道出心聲:“前大將軍竇武有一妹,名喚瓊英。今亭亭玉立,可嫁薊王。”

饒是董太後,亦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竟還有此事!”

竇太後卻說的風輕雲淡:“竇大將軍為奸人所害。王甫等人皆已作古。今黨錮重開,小妹亦有私心。”

董太後忙問:“妹妹意欲何為?”

“想借薊王之力,為竇大將軍洗冤平反。”言及傷心事,竇太後不由聲淚俱下。

“原來如此。”董太後卻稍得心安。轉而一想,竇氏一門,被鏟除殆儘。隻剩竇氏孤女,又有何所懼。

兩害相權取其輕。便是讓竇太後稍稍得勢,隻剩孤家寡人,孤木難支,又能如何。再說,即便竇氏孤女與薊王誕下子嗣,不過庶出。薊王已有八子,再得一子,亦是尋常。最關鍵。‘貴子’乃陛下所出。與董太後血脈相連。隻需繼承大位,二宮太後,孰輕孰重,誰親誰疏,一目了然。且若不答應,竇太後一怒轉投何後,悔之晚矣。

思前想後,董太後遂定下決心:“妹妹之心,姐姐已儘知。當尋機向陛下進言,令竇氏一門,一雪前恥,後繼有人。”

竇太後起身下拜:“妹妹此生定與姐姐同生共死,輔保貴子登基大位!”

聞此言,董太後亦不禁灑淚。

長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