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 欲取姑予(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655 字 3個月前

“主公在西域時,為整治玉石開采,曾向於闐王口出‘拋磚引玉,擒賊擒王’之計。此計用在今時今日,正當適宜。”荀攸為鄭泰解惑:“百車昆岡美玉,品質究竟如何,洛陽百姓及宮中內外,並未有人親眼得見。五車白玉入貢,五車水蒼玉,陛下作價二十億大錢售出。待良匠將其打造成各式玉器,必風靡京都。單件玉器價格稍減,然數量卻多。究竟有五車玉料,還是五十車乃至百車,外人又豈能得知。”

此與後世,零件價高,整車價低,是一個道理。甚至後世豪車因故報廢,修理無望,便分拆零件出售,甚至可比車價。便是此因。其中包含的商業原理,時人又豈能知曉。

見鄭泰還未領悟,賈詡又道:“所謂上行而下效。陛下好驢車,洛陽隨之風靡。乃至驢同馬價。五塊昆岡美玉,被金市豪商聯手買下。此消息,明日便會傳遍洛陽。待昆岡玉器現世,必遭瘋搶。究竟賣了多少件玉器,旁人又如何得知。便是拋磚引玉之計也。”

鄭泰這便醒悟:“拋磚引玉,可比千金買馬骨。五車昆岡美玉,作價二十億錢。傳出必成轟動。昆岡玉遂與於闐玉齊名。待玉器上市,必遭瘋搶。看似,金市豪商隻買走五車,故量少而珍。然則,類似玉料,我主卻囤有百車。百車玉料有價無市,無人問津。然分開售賣,每件玉器皆明碼標價。洛陽勳貴、世家公子,必爭相購買。待百車玉石售儘,所得必十倍、百倍於二十億大錢。”

“誠如公業所言。這便是主公‘拋磚引玉’之計也。”荀攸笑道:“老子言:‘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正是此計之精妙也。”

鄭泰終是放心,這便起身行禮:“二位府丞皆大才。(鄭)泰,心悅誠服。”

賈詡、荀攸亦回禮:“皆為明主效命,何分彼此。”

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笑過,鄭泰又不禁問道:“為付羌人薪俸,新鑄錢皆運往隴右。何來二十億錢。”

“真不愧主公私臣也。”賈詡笑道:“公業何不拭目以待。”

“如此,也好。”見一切儘在二府丞掌握之中,鄭泰便不再詢問。隻需知曉,二人已有萬全計較足矣。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用來購買五車昆岡美玉的二十億大錢,乃是用陛下五十億兩漢五銖,重鑄。賈詡與左豐商定,以五兌二。陛下五十億兩漢五銖,隻換來二十億四出五銖。薊國一進一出,賺足三十億大錢。如今再拿出二十億,回購五車昆岡美玉。還盈餘十億錢。

一進一出,再得函園一座。橫八豎六,十裡九阪。

這筆生意,實在是大賺特賺。真可謂一本萬利也。

函園,橫跨西郭界——陽渠。其西園門遠伸在西郭之外。故園中設石橋橫跨陽渠。換言之,劉備無需經設在夕陽亭的西郭門,便可由函園東西二門,進出洛陽城郭。來去皆自由,自然方便。

胡姬馬市,春暉包房。

薊王既來。驃騎將軍董重自當讓出主座,退居次席。

永樂少府楊彪、輕車將軍曹操、五官中郎將孫堅、長水校尉袁術、越騎校尉曹衝,城門校尉趙延,驃騎府長史孔融,主簿張遜等,新朋好友,齊聚一堂。

先前董重設宴為曹操接風,因請到楊彪而被另眼相看。今日薊王能賞臉,豈止另眼,根本就是刮目相看。

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四人飲酒,必有緣由。